前言&诸戈文 1
序&佘致迪 3
常德丝弦综述&施国文整理 5
一、常德丝弦的源流 5
二、常德丝弦音乐分类及特点 7
三、常德丝弦唱词结构及写作 12
牌子丝弦曲调 2
沙包头 2
半边月 2
正越调 3
反越调 4
越调垛子 5
越调尾子 5
平渭(一) 7
平渭(二) 8
汉渭(一) 9
汉渭(二) 10
高渭(一) 11
高渭(二) 13
高渭(三) 13
渭腔垛子 14
满江红 16
平板(一) 17
平板(二) 18
银纽丝(一) 18
银纽丝(二) 20
银纽丝(改编) 21
鲜花调 22
鲜花调(改编) 22
跌落金钱 23
跌落金钱(改编) 23
叠断桥(一) 24
叠断桥(二) 25
莲花调(一) 26
莲花调(二) 26
剪剪花 27
剪剪花(改编) 28
元宵歌 29
元宵歌(改编) 29
倒扳桨 30
青江引 30
鸳鸯调 31
凤阳调 32
探亲调 33
进城调 33
流水 34
京夺子 35
花八板 36
小四景 37
大四景 38
绣花调 38
四平调 39
夸夸调 40
花鼓调 41
采花调 41
背工调 43
采茶调 44
杨柳青 45
八哥歪歪 45
呀儿哟 46
山歌调 47
三更天 47
哭五更 48
叹五更 49
闹五更 50
滩簧调 51
放风筝 54
花词 54
摘菜苔 55
赏月光 55
绣荷包 56
九连环 56
虞美人 57
洒金扇 57
乒乓调 58
算命调 59
螃蟹歌 59
七月七 60
白牡丹 60
四川调 61
光光调 61
雷对调 62
胭脂调 62
板腔丝弦曲调 64
一、川路 64
川路一流大过门 64
〔3〕字韵 64
〔5〕字韵 65
〔1〕字韵 66
〔6〕字韵 66
〔6〕字韵 66
川路一流唱腔(一) 67
川路一流唱腔(二) 69
川路一流唱腔(三) 73
川路二流大过门 75
川路二流唱腔(一) 76
川路二流唱腔(二) 77
川路二流唱腔(改编) 78
川路三流唱腔(一) 81
川路三流唱腔(二) 81
二、老路 82
老路一流大过门 82
〔5〕字韵 82
〔3〕字韵 83
〔1〕字韵 84
〔6〕字韵 84
老路一流唱腔(一) 85
老路一流唱腔(二) 88
老路一流垛子 89
老路一流唱腔(改编) 90
老路二流唱腔(一) 92
老路二流唱腔(二) 94
老路二流唱腔(三) 95
老路三流唱腔(一) 97
老路三流唱腔(二) 98
过场曲牌 102
正八板 102
花八板 102
柳金娘 103
夜深沉 103
浪淘沙 103
水龙吟 104
倒划船 104
花鼓调 105
满江红 105
节节高 105
万年欢 106
大小戟 106
凤阳丘 106
字字双 107
喜相逢 107
一枝梅 107
万年花 108
闹花灯 108
望妆台 108
红梅 109
到春来 109
四季红 110
鸳鸯扣 110
紧上紧 110
双飞燕 111
石榴花 111
扑蝶 111
渔家乐 112
常德丝弦优秀传统曲目选 114
宝玉哭灵 114
拷红 130
描容 144
双下山 158
王婆骂鸡 166
昭君出塞 179
关公挑袍 184
常德丝弦创编曲目选 190
每逢佳节倍思亲 190
一枝花 192
骄杨颂 197
挂彩以后 205
农大哥如今大变样 210
献给您啊!周总理 213
俺书记的办公桌 215
家住安源 218
忠于人民忠于党 222
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 225
一轮红日照胸间 226
常德丝弦研究 230
论常德丝弦音乐的改革与发展&黄挥 230
关于继承和发展常德丝弦艺术的报告&黄挥 235
黄挥致力于常德丝弦年历纪事&施国华整理 238
黄挥创编的常德丝弦获奖(发表)主要曲目&施国华整理 243
黄挥历年发表(宣读)论文目录&施国华整理 245
黄挥整理的常德丝弦传统曲(剧)目辑录&施国华整理 246
黄挥整理的常德丝弦传统剧目辑录&施国华整理 248
常德丝弦百年杰出传人传略&施国华整理 249
常德丝弦演出团体演变史略&施国华整理 252
媒体之声、亲情寄语 256
黄挥——常德丝弦第一人&葛辉文 256
常德的“子期”访“伯牙”&傅启芳 260
乡情与常德丝弦同在&黄黎、黄菲 262
后记&施国华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