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选错地基的经济学大厦 1
1.1 个体本位的方法论谬误 3
1.2 交换的准则 6
1.3 群体的共生现象 15
1.4 互利的底线 19
1.5 交换比率的形成 22
1.6 交换模型中的制胜策略 27
第2章 我们任和谁交换 33
2.1 完全竞争的定价模型 35
2.2 垄断模式的价格曲线 39
2.3 寡头垄断的博弈模式 48
2.4 商人的加入 52
2.5 用货币实现的交换 55
2.6 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58
第3章 需求与效用的误区 63
3.1 效用的冲突 64
3.2 效用的换算 70
3.3 需求的伪命题 76
3.4 需求的层级 80
第4章 供给的缺陷 87
4.1 我们忽略了什么? 88
4.2 要素匹配的难题 92
4.3 要素的跨部门转移 96
4.4 要素的特征 100
第5章 价格如何决定 109
5.1 价格决定机制 110
5.2 价格的波动特性 114
5.3 价格函数 117
5.4 二元交换模型中的价格决定 120
第6章 不确定性与测不准效应 125
6.1 完全预期的尴尬 126
6.2 不确定性与凯恩斯革命 130
6.3 “两个剑桥之争”的方法论分歧 134
6.4 测不准效应 139
6.5 不确定背景下的决策模型 144
第7章 最难以实现的经济理性 147
7.1 被美化的偏好 148
7.2 非理性的心理特征 152
7.3 人类选择的行为模式 160
第8章 我们应该追求哪种最大化 165
8.1 人类并非天生勤奋 167
8.2 上下求索而不可得的路径 171
8.3 活下来不是标准 175
8.4 最大化原则的悖论 179
8.5 螳螂背后的危险 183
第9章 均衡还是转折 187
9.1 一般均衡实现的条件 188
9.2 虚幻的均衡点决策:产品出清 193
9.3 市场崩溃的前奏 197
9.4 充分就业的幻想 203
9.5 南辕北辙的帕累托最优 206
第10章 博弈论对经济学的挑战 213
10.1 假定对方不会还手? 215
10.2 假如对方选择背叛 217
10.3 两种不同的均衡 222
10.4 合作的效率 225
第11章 增长的陷阱 233
11.1 总量概念之殇 234
11.2 增长模型的缺憾 238
11.3 储蓄=投资? 241
11.4 并不神奇的乘数效应 244
11.5 创新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248
第12章 危机是否可以避免 253
12.1 有关经济周期的争议 255
12.2 消除危机的前提 261
12.3 技术更新的周期 269
12.4 反周期措施 273
第13章 看得见的手可以做什么 277
13.1 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职能互补 278
13.2 主权债务危机与“凯恩斯死结” 284
13.3 政府职能的国别差异 288
13.4 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差异 295
第14章 印钞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 299
14.1 货币催生的幻觉 300
14.2 货币是否是是中性的? 307
14.3 都是货币惹的祸? 312
14.4 以纸代金的悲剧 316
14.5 种瓜得豆的货币政策 322
第15章 国际贸易的是与非 325
15.1 存在比较利益吗? 326
15.2 国际分工的成本 334
15.3 贸易保护的苦衷 337
15.4 汇率的奥秘 343
结束语 347
参考书目索引 351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