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中期的平民主义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斯著;崔世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16198001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先行研究概述 5

(一)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5

(二)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 7

三 本书的研究意义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 14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四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8

(一)研究方法 18

(二)内容结构 19

第一章 平民主义的形成 21

第一节 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德富苏峰其人 22

一 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2

(一)平民主义诞生的历史情境与社会背景 22

(二)平民主义诞生与兴起的契机 25

二 德富苏峰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形成过程 29

(一)幼少时期的经历(1863—1875年) 30

(二)少年时期的求学过程(1875—1880年) 32

(三)参与自由民权运动与大江义塾的经营(1880—1886年) 36

第二节 平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与思想准备 40

一 平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40

(一)实学思想的基础 40

(二)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影响 42

(三)斯宾塞思想的影响 46

二 平民主义形成的思想准备 48

(一)扩大权力主体思想的萌芽——《官民调和论》 48

(二)“政治改革家”的理想型——《论明治二十三年后政治家的资格》 49

(三)自由制度的重要性——《自由、道德及儒教主义》 51

(四)社会进化论与时势论——《明治十八年十二月廿二日内阁变动之过去及其将来》 52

(五)皇室中心主义的端倪——《逸题》一篇 54

第三节 平民主义的形成与早期理论框架 57

一 标志平民主义形成的代表著作 57

(一)“新日本”之希望——《第十九世纪日本之青年及其教育》(《新日本之青年》) 57

(二)社会组织形式的理想描述——《将来之日本》 61

二 早期平民主义的理论框架 67

本章小结 68

第二章 平民主义的发展 70

第一节 民友社的成立与《国民之友》 71

一 民友社的成立与《国民之友》的创刊 71

二 《国民之友》与平民主义的传播 76

第二节 民友社的发展与《国民新闻》、《家庭杂志》 86

一 民友社的发展 86

二 《国民新闻》与《家庭杂志》 92

第三节 平民主义的发展 96

一 从“青年”到“田舍绅士”及“中间阶层”——社会主导力量的变化 96

二 国民政治思想启蒙与《政治一斑》 103

三 从《政海之新潮》到《新日本史》——竹越三叉的平民主义 110

四 《第二之维新》——人见一太郎的明治维新观 118

五 “文章即事业”——民友社与明治文学 126

(一)“文学功用说”与“文学自律说”——人生相涉论争 127

(二)民友社出版物与明治文学 137

本章小结 140

第三章 平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42

第一节 平民主义的理论 143

一 平民主义的发展观——时势论 143

二 平民主义的国家观 146

三 平民主义的历史观与文学观 149

(一)平民主义的历史观 149

(二)平民主义的文学观 150

四 贴近民众生活的平民主义——教育、家庭论 151

(一)平民主义的教育论 151

(二)平民主义的家庭论 153

第二节 平民主义的实践 155

一 大江义塾出身青年的平民主义实践 156

二 平民主义与地方青年运动 160

三 平民主义者与妇女运动 164

第三节 民友社与明治时期的其他思想、言论集团 167

一 民友社的平民主义与明六社的启蒙思想 167

(一)平民主义与启蒙思想的相同点 169

(二)平民主义与启蒙思想的不同点及对其的超越 171

二 平民主义结社“民友社”与国粹主义结社政教社 176

(一)民友社与政教社的争论焦点 178

(二)民友社与政教社之间的共性 179

本章小结 182

第四章 平民主义的衰退 184

第一节 平民主义衰退的原因 184

一 平民主义衰退的历史及社会原因 184

二 平民主义衰退的直接契机 189

三 平民主义的理论缺陷 197

第二节 平民主义衰退期的民友社及平民主义的流向 199

一 平民主义衰退期的民友社 199

二 平民主义的流向 203

本章小结 211

终章 平民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与影响 212

一 平民主义的本质特征 212

二 平民主义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 216

三 有关平民主义兴起与衰退的思考 220

附录 223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