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占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4040741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2004年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2003年10月至2007年8月,连续印刷21次,发行总量达到1677 000册,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被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作为教材,在社会上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占安教授担任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概括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目前理论学习的重点,理论阐述科学、准确、稳妥,难易适中,结构脉络清晰,语言表述深入浅出,注意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体例的安排上着重突出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4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9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9

二、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1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2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2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14

三、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15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23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2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2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0

一、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0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1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 33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3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33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36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9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9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0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5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46

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46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7

三、重要的指导方针和重大的战略思想 48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49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 49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 49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51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53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53

二、理论联系实际 53

三、实事求是 55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6

第三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 57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57

二、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58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5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62

一、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62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65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思考 66

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73

一、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73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7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7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8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历史探索 7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8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8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8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9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科学内涵 9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93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 94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9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97

一、“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选择与确立 97

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新确立 99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目标的统一 10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102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想 102

二、党的十五大与“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105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6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 107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 107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8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0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11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2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14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14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4

二、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 117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120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121

一、对外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21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25

三、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26

第三节 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28

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 128

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科学内涵 130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3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3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3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39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4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46

一、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 14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形式 147

三、规范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 14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152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52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5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15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56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62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62

二、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166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67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67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6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70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 171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74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174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75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178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78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8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8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184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85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86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88

第四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89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89

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191

第十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5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9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9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99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0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202

第十三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06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成功实践 20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20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 21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11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 214

一、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14

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215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219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 223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23

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变为和平与发展 223

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24

第二节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226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26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230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33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3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37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237

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41

三、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42

四、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24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46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46

二、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 249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51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251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252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59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