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论 1
第一编 启蒙的边界:第一人称的叙事功能 11
第一章 碎裂的镜像:“两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如何统一 11
一、第一人称叙事与“闲文” 11
二、“启蒙”的挫败 13
三、“行动”的悲剧 20
第二章 “空间”的现代性 28
一、人称的意识形态 28
二、会馆的隐喻 30
三、“空间”对“时间”的救赎 39
四、情绪流带动叙事流的技巧 52
第三章 作为反讽的“再描述”与第一人称限制叙事 55
一、小说人物:作者自我之投影还是介入历史的能指 55
二、俗世传统与启蒙理性:相类的思维图式 57
三、去寓言化的小说结构与无法逃离的“故乡” 63
四、绝望、希望与生命实存的在场感 68
五、减少侮辱别人的机会与此时此地的意义探寻 77
第二编 强化与弱化:作为历史/文明与心理结构的反讽 83
第四章 反讽越界的限度:在纯粹记述与文明兴衰涨落节奏之间 83
一、结构断裂的意味 83
二、“序”的功能 90
三、内面自我的取消与阶级性的超越 98
四、对土俗世界的“隔岸观火”与“端坐苦笑” 103
五、道德仪规的绝对化与知识人的自我救赎 125
第五章 弱化的反讽:欲望之海及其道德转义 154
一、欲望如何发现:浮动的视点 154
二、作为知识人心理机制的儒教道德之失败 165
第三编 抒情与反抒情 177
第六章 从“故事”到“事件”——《怀旧》的嵌套结构 177
第七章 反抒情与鲁迅小说的“风格化” 189
余论 197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