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1
一 马华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媒介语境 1
二 《星洲日报》及其文艺副刊的样本意义 3
三 研究时段与马华文学思潮的脉动 7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9
一 报纸副刊与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切入 9
二 副刊作为文学史料库:战前新马华文报纸副刊与新马华文文学研究 11
三 副刊与文学的互动:战后马华中文报纸副刊与文学研究 12
四 问题的提出与重要术语释义 1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构架叙要 18
一 从“地方性知识”出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 18
二 本书构架叙要 21
第二章 二十年间马华文学思潮嬗变与文艺副刊驱动平台 23
第一节 从“马华文学”到“文学马华”——马华文学思潮嬗变的总特征 23
一 作为“政治性兼文本”的马华文学 23
二 独立以来马华文学思潮流变 28
三 “马华”与“文学”张力作用下的文学思潮审美转向 34
第二节 马华文学思潮与文艺副刊驱动的两种形式 40
一 “南洋文艺”文学知音论述与文学思潮的塑形 42
二 《星洲日报》文艺副刊的广场喧哗与文学思潮引领 48
三 文学越界与文学思潮的传播:“静中听雷”专栏探析 55
第三节 作为文学思潮实验场域的《星洲日报》青少年创作版位 62
一 《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梯度设置下的青少年创作版位 63
二 马华文学新秀创作生态观察——以“梦想家”和“后浪”为样本 67
三 作为马华文学审美理想实验场域的青少年文艺创作版 70
本章小结 77
第三章 文学议题化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 81
第一节 议程设置下的马华文学论争及主体性追问 81
一 议程设置:19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的媒介化操作 82
二 “议程”如何“设置”——以“文学的激荡”为例 85
三 “议程设置”前提:文学新生代及马华文学主体性追寻 91
四 “议程设置”的马华文学外部场域 97
第二节 “经典缺席”议题——马华文学主体性追问中的审美在场 100
一 “经典缺席”与文学审美评价标准 101
二 1990年代典律建构活动中美学标准论争 104
三 审美如何在场?——重返“五四”的话语建构策略 109
四 为何重返“五四”话语? 114
第三节 “重写马华文学史”议题与审美“关系性思考” 116
一 “重写马华文学史”议题的提出 116
二 基于审美“关系性思考”的“重写马华文学史”论述 118
三 重写的重写——以《方修论》为中心的美学辩争 123
本章小结 129
第四章 “文艺春秋”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的实践形态 132
第一节 折中在“写实”与“现代”间的美学渐变 132
一 复刊初期传统现实主义的笼罩性影响 133
二 1990年代专栏及征稿与载道传统的淡化 136
三 文学“向内转”中对传统的反叛与回归:以诗歌专辑为例 139
四 文学论述:新批评与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新变 143
第二节 从“回到文学”到“文学马华”的知识谱系重构 152
一 “文艺春秋”类广告语的置入与文学本位的回归 152
二 如何“马华”?——“文艺春秋”主题专辑的“地方”书写 157
三 基于经典建构的“文学马华”知识谱系重构 166
第三节 “文艺春秋”获奖作品刊载的美学范本导向 176
一 “文艺春秋”编辑中隐秘的文学奖主线与话语权力 176
二 获奖作品刊载的台湾文学奖项风光 180
三 获奖作家个体身份建构及其审美示范——以旅台陈大为为例 185
四 由“旅台”到“在台”——旅台文学群体身份建构及审美辐射 195
本章小结 199
第五章 “星云”通俗化文学风潮及其影响下的“文学马华” 201
第一节 从传统人文副刊向生活文学副刊转型——“星云”分期考察 201
一 张永修时期:“星云”本土化转向的人文性坚守 202
二 赖碧清、黄菊子时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摆荡 206
三 谢慧丽时期:传媒消费主义主导下的大众休闲文艺 214
第二节 “庶民写作”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星云”征文探析 221
一 节庆征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 221
二 话题征文:人伦之美与人性关怀 224
三 “星云”征文的庶民参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226
第三节 文学跨界写作的偶像化现象——以“凌云笔阵”专栏为例 229
一 “凌云笔阵”——作为行业精英的书写场域 230
二 “凌云笔阵”作者的“偶像化”制作趋向 232
三 “凌云笔阵”的内容书写:纸上“星巴克” 236
第四节 “星云”“通俗散文”与“文学马华”通俗化的辩证思考 241
一 从“张曼娟旋风”看马华社会阅读通俗化风潮 241
二 “星云”“通俗散文”与“文学马华”辩证关系 245
本章小结 249
第六章 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的文学奖机制 252
第一节 花踪文学奖与文学象征资本的确立 252
一 命名:国族寓意符号与文化的霓裳羽衣 253
二 仪典·魅力·权威性——奥斯卡式颁奖礼 254
三 “包装”——从文化疗伤到文化传薪 258
四 “花踪”作为符号资本的权力建构 260
五 花踪文学奖与大众文化消费语境 263
第二节 花踪文学奖与作为“文学马华”主体的新生代崛起 266
一 花踪文学奖征文与马华文坛创作生态 266
二 花踪文学奖获得者代际分析 269
三 文学奖之后——马华文学选本与新生代获奖群体 275
第三节 文学奖的权力效应与新生代创作审美趋向 278
一 花踪文学奖权力效应的发生 278
二 新生代决审作品的西方形式美学摹写 280
三 新生代决审作品的传统美学内蕴 286
四 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的新生代审美趋向 294
第四节 花踪文学奖“走入国际”与“文学马华”审美独特性探索 297
一 走向世界的花踪文学奖 297
二 “花踪”决审作品文学身份书写与“马华”性 300
三 花踪文学奖悖论:“文学马华”审美多元化与审美趋同现象 306
本章小结 310
结语 “文化办报”策略下的“小文学”媒介在场 313
一 由“马华文学”向“文学马华”转向的媒介在场 313
二 “文化办报”策略与“小文学”的“文学—文化”制作程式 316
三 马华文学思潮嬗变中“小文学”的媒介在场反思 320
参考文献 324
附录 331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