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
1.1 背景 2
1.2 必要性 3
1.3 目标 5
1.4 指南结构 6
1.5 推荐读物 7
第2章 野生动物种群和道路的相互作用 9
2.1 概述 10
2.2 道路廊道的生态学 11
2.3 道路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 11
2.4 道路死亡率与阻隔效应 15
2.5 推荐读物 17
第3章 野生动物通道的规划和设置 19
3.1 概述 20
3.2 经验法则 20
3.3 不同尺度的生境连接度规划 21
3.4 规划资源 25
3.5 现场数据 27
3.6 推荐读物 33
第4章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 35
4.1 概述 36
4.2 野生动物穿越和相关保障措施的功能 36
4.3 野生动物通道的间隔距离 38
4.4 野生动物通道选择指南 40
4.5 野生动物类群和通道的分类 44
4.6 设计和规模 44
4.7 推荐读物 50
第5章 野生动物通道的监测技术和评估 53
5.1 野生动物的穿越功能及其保护价值 54
5.2 监测影响的方法 56
5.3 监测和评估指南 56
5.4 设置监测目标 57
5.5 焦点物种 58
5.6 监测技术 59
5.7 缓解效率的评估 61
5.8 适应性管理 62
5.9 推荐读物 63
附录1 词汇表 67
附录2 物种的中文、英文和拉丁名 73
附录3 动物穿越设施的类型 75
类型1:景观桥 76
类型2:野生动物上跨式通道 81
类型3:多用途上跨式通道 85
类型4:林冠通道 89
类型5:高架桥 92
类型6:大型哺乳动物下穿式通道 96
类型7:多用途下穿式通道 101
类型8:有水流的下穿式通道 105
类型9:中小型哺乳动物下穿式通道 110
类型10:改良涵洞 115
类型11: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通道 118
类型12:大型哺乳动物栅栏 124
类型13:中小型脊椎动物栅栏 131
类型14:门和坡道 133
附录4 监测纲要 137
附录5 监测技术 141
1 远程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142
2 远程数码相机或录像机设置在平交、动物穿越处 143
3 沙床 143
4 专门为监测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而设置的沙床 144
5 开放式痕迹采集盘 145
6 封闭式痕迹采集盘 146
7 基于DNA方法的毛发采集器 146
8 捕获,标记,重捕 147
9 雪踪 148
10 基于DNA方法的粪便搜寻犬 148
11 GPS项圈 150
12 交通部养护队的报告 150
13 州巡逻队报道 151
14 监测工作组进行道路死亡和栅栏综合调查 152
附录6 其他手册和指南 153
1 美国 154
2 欧洲 154
附录7 专业和技术期刊 155
1 道路生态学综合性期刊 156
2 陆地野生动物 156
3 交通安全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