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三峡流域概念的提出 1
二 本书研究的理论视角 2
三 本书的主要内容框架 6
四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8
第一章 社会空间论与区域社会及其治理 10
第一节 空间社会学与区域社会 10
一 社会空间及其生成原理 10
二 社会空间论与区域社会 13
第二节 城市与城市社会 18
一城市及其特征 18
二社会与城市社会 22
三 城市社会空间 23
第三节 社会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 26
一 社会建设 26
二 城市社会治理及其意义 29
三 城市管理与城市社会治理 31
第四节 城市社会治理的特点与原则 33
一 中国的综合治理 33
二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的特点 34
三 城市社会治理的原则 35
第五节 社会发展与城市社会治理 37
一 社会发展的内涵与追求 37
二 社会发展与城市社会现代化 38
三 城市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支撑 39
第六节 城市社区与城市社会治理 40
一 城市社区 40
二 城市社会工作 41
三 城市社区治理 43
第二章 社会运行论与城市社会治理 47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47
一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 49
二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 51
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 52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式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57
一 从早期中国社会学到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式社会学 57
二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式社会学的形成轨迹 60
第三节 “社会运行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式社会学代表之一 66
一 “社会运行论”理论体系的领军人:郑杭生教授 66
二 郑杭生社会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67
三 郑杭生社会学体系“五论”及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意义 70
第四节 政党社会学与学院式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75
一 主体一致性 75
二 两者互补性 77
第五节 “社会运行论”体系与中国城市社会治理 77
一 社会运行论体系的社会治理思想 78
二 社会运行论体系与城市社会治理 79
第三章 三峡流域社会 82
第一节 三峡流域的地理空间 82
一 三峡流域地理范围的界定 82
二 三峡流域所涉及的行政区域 85
三 三峡流域地理空间 86
第二节 三峡流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86
一 水域特征 87
二 山地特征 95
三 区位特征 100
第三节 三峡流域社会的基本状况 101
一 基本情况 101
二 丰富的特色文化 104
三 三峡移民特征 106
第四节 关注和研究三峡流域社会的重要意义 107
一 三峡流域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107
二 三峡流域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108
第五节 三峡流域社会需要深入关注和研究的十大问题 110
第四章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 116
第一节 三峡流域城市建设现状 116
一 总体基本情况 116
二 三个层次的结构 119
第二节 三峡流域部分城市建设与规划特点分析 119
一 宜昌市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概要分析 120
二 荆州市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概要分析 126
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概要分析 133
四 涪陵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概要分析 141
五 怀化市城市建设与规划概要分析 144
六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概要分析 149
七 张家界市城市建设与规划概要分析 154
八 铜仁市城市建设与规划概要分析 157
第三节 三峡流域城市发展分析 161
一主要优势分析 161
二 相对薄弱的方面 164
第四节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建设思考 165
一 转变观念 166
二 建立良好的运行和发展机制 167
三 城市规划修编 167
四 发展战略 168
第五章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概况 170
第一节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的三种类型 170
一 系统性创新:探索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170
二 综合治理体制下的城市社区治理 172
三 城乡综合统筹治理:县市城市社会治理探索 173
第二节 宜昌市“一本三化”模式浅析 174
一 “一本三化”模式的基本框架及其浅析 175
二 “一本三化”模式的基本特征阐释 178
三 “一本三化”模式的社区治理 179
四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81
第三节 黔江区“‘大综治’‘6+1’一体化”模式 182
一 黔江区基本概况 182
二 黔江城市社会情况 185
三 “‘大综治’‘6+1’一体化”模式概要 185
第四节 利川市城乡统筹治理探索 188
一 利川市基本情况 188
二 利川城市社会治理探索概述 193
三 社会治理成效 201
第五节 三种“社会治理”基本类型的整体分析 202
一 三种类型的进步性 202
二 发展不平衡性 203
三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方面的几个问题 204
第六章 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构建 206
第一节 城市现代化对治理体系构建的要求 206
一 治理创新体系构建的理性要求 207
二 创新体系构建的内涵要求 208
第二节 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原则 209
一 治理的理念创新原则 210
二 治理的机制创新原则 211
三 治理的手段创新原则 212
第三节 治理创新体系的法治化 213
一行政性规范 213
二 社会治理法治化 214
三 纯粹行政性规范的弊端 215
第四节 治理创新与城市文明 216
一 现代文明的意义 216
二 社会的道德性规范 217
三 社会的契约性规范 219
四 治理与文明 223
第五节 三峡流域城市对治理创新体系构建的要求 224
一基本思想理念 224
二 系统思想 226
三 本土差异 227
四 城乡一体统筹 228
第七章 社会运行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构建 230
第一节 治理体系的结构要素 230
一 理念定位 230
二 治理内容 231
三 组织部门 234
四 运行系统 234
五 人员组织 234
六条件保障 235
第二节 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235
一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35
二 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逻辑图 236
第三节 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237
一 组织系统 237
二 动力系统 238
三 结算系统 239
四 治理体系运行图 240
第四节 治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241
一 保障机制的内涵及地位 241
二 保障机制的三要素 242
三 完善的治理体系运行逻辑路线图 243
第五节 治理体系的动态性完善 245
一 动态性完善的基本原则 245
二 动态性完善的基本过程 246
三 动态性完善的意义 247
结语 社会治理创新两个问题的思考 249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