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 3
我之节烈观 3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3
娜拉走后怎样 26
未有天才之前 33
论雷峰塔的倒掉 37
说胡须 40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45
从胡须说到牙齿 50
坚壁清野主义 60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65
热风 77
事实胜于雄辩 77
估《学衡》 79
“以震其艰深” 83
所谓“国学” 85
“一是之学说” 87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90
华盖集 95
青年必读书 95
忽然想到(一至四) 96
战士和苍蝇 102
夏三虫 104
忽然想到(五至六) 106
北京通信 110
导师 113
忽然想到(七至九) 115
“碰壁”之后 121
我的“籍”和“系” 128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132
十四年的“读经” 141
评心雕龙 146
这个与那个 149
华盖集续编 159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159
有趣的消息 167
学界的三魂 173
古书与白话 177
一点比喻 180
不是信 183
我还不能“带住” 198
送灶日漫笔 202
谈皇帝 206
无花的蔷薇 209
无花的蔷薇之二 215
“死地” 220
可惨与可笑 223
空谈 226
无花的蔷薇之三 230
新的蔷薇 235
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 239
记“发薪” 243
记谈话 249
而已集 257
黄花节的杂感 257
略论中国人的脸 260
革命时代的文学 264
读书杂谈 271
通信 278
答有恒先生 284
扣丝杂感 290
“公理”之所在 297
可恶罪 299
“意表之外” 300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02
革命文学 319
卢梭和胃口 322
文学和出汗 326
文艺和革命 328
拟预言 330
三闲集 335
无声的中国 335
“醉眼”中的朦胧 341
文艺与革命 347
扁 356
路 358
头 360
通信 362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371
文学的阶级性 377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381
柔石作《二月》小引 386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388
书籍和财色 390
二心集 395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395
习惯与改革 415
张资平氏的“小说学” 418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420
“好政府主义” 426
上海文艺之一瞥 428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442
知难行难 454
《野草》英文译本序 456
“友邦惊诧”论 458
关于翻译的通信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