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757
第四编 用益物权 757
第十四章 用益物权概述 757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757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 757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 760
三、用益物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764
第二节 用益物权和相关权利的区别 768
一、用益物权与所有权 768
二、用益物权与债权性利用权的区别 770
三、用益物权和用益权 772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内容 774
一、用益物权人的权利 774
二、用益物权人的义务 778
第四节 用益物权的历史发展 779
一、古代法 779
二、近代法中的用益物权 782
三、用益物权在当代的发展 788
第五节 用益物权的体系 791
一、用益物权体系具有本土性 791
二、我国《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体系 793
三、我国用益物权体系应当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796
第六节 用益物权行使的原则 797
一、物尽其用的原则 797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798
三、保护耕地的原则 799
四、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 799
第十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801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80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801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 806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意义 810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 814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 814
二、土地承包合同 817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 821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824
一、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 824
二、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 830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83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概述 831
二、流转的几种方式 834
三、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843
四、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区别 845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登记 846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847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届满 848
二、发包人依法提前收回承包地 848
三、依法调整承包地 849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愿交回承包地 851
五、国家对承包经营土地的征收 851
第十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853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 853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853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 855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858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 861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概念和特征 861
二、合意 864
三、登记 865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 86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 867
二、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868
三、出让合同的性质和内容 872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 879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的概念和特征 879
二、应当严格限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882
第五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88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884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887
第六节 空间权 889
一、空间权的概念和特征 889
二、空间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 892
三、空间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 896
四、对空间权设立的限制 902
第七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90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概述 904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 908
第八节 交易中的房地一并处分规则 91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 914
二、交易中的一并处分规则 917
第九节 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推定规则 919
一、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的内涵 919
二、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仅适用于合法建造物 921
三、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适用的例外 921
第十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 923
一、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 923
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依法办理续期 926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 927
一、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 927
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 930
三、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 931
第十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932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原因 932
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939
第十七章 宅基地使用权 940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940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940
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发展 943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物权 945
一、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 945
二、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 947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948
一、权利取得的主体 948
二、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程序 950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953
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953
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955
第五节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 956
一、《物权法》第153条维持了已有规定 956
二、《物权法》第153条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留有空间 958
第六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960
一、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原因 960
二、办理注销登记 962
第十八章 地役权 963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 963
一、地役权的概念 963
二、地役权的特征 966
三、地役权和相关权利 970
第二节 地役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973
一、地役权制度的产生 973
二、地役权在近现代以来的发展 974
三、地役权的当代发展 976
四、我国《物权法》中的地役权 980
第三节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 983
一、两种权利的立法模式比较 983
二、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区别 985
三、地役权合同是否可以改变或排除相邻权规则 988
第四节 地役权的分类 989
一、法定地役权和约定地役权 989
二、作为地役权和不作为地役权 990
三、继续地役权和不继续地役权 991
四、通行、引水、排水、汲水、铺设管线、构造设施等地役权 991
五、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和未经登记的地役权 994
第五节 地役权的设立 994
一、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 994
二、地役权合同的内容 995
三、地役权的设立采取登记对抗模式 998
第六节 地役权的内容 1001
一、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 1001
二、供役地人的权利义务 1005
第七节 地役权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1008
一、地役权的从属性 1008
二、地役权的不可分性 1011
第八节 地役权与其他用益物权的竞合 1014
一、地役权先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 1014
二、地役权后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 1015
第九节 地役权的消灭 1016
一、地役权设定的期限届满 1017
二、供役地人依法终止地役权合同 1017
三、地役权的抛弃 1018
四、地役权的混同 1018
五、土地征收 1019
第十九章 准用益物权 1020
第一节 准用益物权概述 1020
一、准用益物权的性质 1020
二、准用益物权的特点 1024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 1028
一、海域使用权的概念 1028
二、海域使用权的性质 1032
三、海域使用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1035
四、海域使用权的效力 1037
第三节 探矿权和采矿权 1039
一、矿业权概述 1039
二、探矿权 1040
三、采矿权 1043
第四节 取水权 1048
一、取水权的概念 1048
二、取水权的取得 1051
三、取水权的内容 1052
第五节 养殖权和捕捞权 1053
一、渔业权概述 1053
二、养殖权 1055
三、养殖权的内容 1060
四、捕捞权 1061
五、捕捞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区别 1064
六、捕捞权的内容 1066
第五编 担保物权 1071
第二十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 1071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1071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1071
二、担保物权的属性 1075
三、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 1078
四、担保物权适用的债权范围 1081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性质 1084
第三节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 1089
一、古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 1089
二、近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 1091
三、当代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发展 1093
四、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 1102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 1105
一、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 1105
二、典型担保物权和非典型担保物权 1106
三、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和权利担保物权 1107
四、占有担保物权和非占有担保物权 1107
五、限制性担保物权和权利移转性担保物权 1108
第五节 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 1108
一、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的区别 1108
二、物保和人保并存的规则 1110
三、债权人放弃物保的效果 1115
第六节 担保物权的产生 1116
一、基于法律行为而设立担保物权 1117
二、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担保物权 1120
第七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 1121
一、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 1121
二、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变更对担保物权的影响 1125
第八节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关系 1127
一、担保合同的概念及与主合同的关系 1127
二、主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对担保合同的影响 1128
三、主合同的解除对担保合同的影响 1134
四、主合同的效力与独立担保 1135
第九节 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 1136
一、物上代位的概念 1136
二、物上代位适用的条件 1138
三、物上代位的法律后果 1140
第十节 反担保 1142
一、反担保的概念和特征 1142
二、反担保的成立条件 1144
第十一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 1146
一、主债权消灭 1147
二、担保物权实现 1147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1148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1148
第二十一章 抵押权 1150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 1150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 1150
二、抵押权的特性 1152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 1155
一、抵押权设定的方式 1155
二、抵押合同的内容 1155
三、抵押当事人 1159
四、重复抵押 1161
第三节 抵押财产 1162
一、抵押财产的特点 1162
二、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 1164
三、关于共有财产的抵押 1172
四、禁止抵押的财产 1173
五、房地一并抵押 1180
第四节 抵押登记的分类和效力 1183
一、抵押登记的分类 1183
二、抵押登记的效力 1188
第五节 流押契约的禁止 1190
一、流押契约的概念和特征 1190
二、禁止流押契约的理由 1191
第六节 抵押权的顺位 1195
一、抵押权顺位的概念 1195
二、抵押权顺位的产生 1196
三、抵押权的顺位与履行期 1198
四、抵押权顺位的固定主义与顺位的升进主义 1199
五、抵押权顺位的变更和抛弃 1205
六、抵押权顺位的转让 1209
第七节 抵押期限 1209
一、抵押权的法定期限 1209
二、抵押权的约定期限 1212
第八节 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 1214
一、关于抵押物转让的几种观点 1214
二、《物权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 1217
三、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1224
第九节 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和标的物范围 1226
一、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 1226
二、抵押权标的物的范围 1227
三、主合同及抵押合同的变更 1232
第十节 抵押权的效力 1235
一、抵押人的权利和义务 1235
二、抵押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239
第十一节 共同抵押 1245
一、共同抵押的概念和特征 1245
二、共同抵押的性质 1246
三、共同抵押的效力 1248
第十二节 抵押权的实现 1252
一、抵押权实现概述 1252
二、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1253
三、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1255
四、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1260
五、抵押权实现的其他问题 1262
第十三节 动产抵押 1264
一、动产抵押制度的特点 1264
二、动产抵押与动产让与担保 1267
三、动产抵押的公示方法 1269
第十四节 动产浮动抵押 1272
一、动产浮动抵押的概念 1272
二、动产浮动抵押的特点 1274
三、动产浮动抵押与浮动担保 1278
四、动产浮动抵押的登记 1279
五、动产浮动抵押的结晶(crystallization) 1282
第十五节 最高额抵押 1284
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和特征 1284
二、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1288
三、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的确定 1291
四、最高额抵押的变更 1294
五、最高额抵押的实现 1296
第二十二章 质权 1298
第一节 质权概述 1298
一、质权的概念和特征 1298
二、质押和抵押的联系与区别 1301
第二节 动产质押概述 1304
一、动产质押的概念和特征 1304
二、动产质押与动产抵押 1306
三、动产质权的标的 1307
第三节 动产质押的设定 1309
一、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 1309
二、出质人必须交付质物、移转占有 1312
三、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 1316
第四节 动产质押的效力 1317
一、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317
二、出质人的权利和义务 1326
第五节 转质权 1330
一、承诺转质 1330
二、责任转质 1332
第六节 特殊的动产质押 1335
一、金钱质押 1335
二、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质押 1336
三、最高额质押 1338
第七节 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的竞合 1340
一、质权与动产抵押权可发生竞合 1340
二、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竞合的处理规则 1342
第八节 权利质押概述 1343
一、权利质押的概念和特征 1343
二、权利质押的性质 1346
三、权利质押的功能 1348
四、权利质权的标的 1349
五、权利质押的设立 1351
第九节 有价证券的质押 1353
一、票据质押 1354
二、债券、存款单质押 1357
三、仓单、提单的质押 1358
四、有价证券质权的实现 1359
第十节 基金份额和股权质押 1361
一、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质押 1361
二、股权质押 1362
第十一节 知识产权的质押 1366
一、知识产权质押的概念 1366
二、知识产权质押的设立 1367
三、知识产权质权的实现 1369
第十二节 应收账款质押 1369
一、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 1369
二、应收账款的分类 1371
三、应收账款质押的设立 1373
四、应收账款质押的效力 1376
五、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 1377
第十三节 质权的实现 1380
一、动产质权的实现 1380
二、权利质权的实现 1384
三、出质人有权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 1385
四、质权实现后的问题 1385
第二十三章 留置权 1386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 1386
一、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 1386
二、留置权的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 1389
三、留置权的性质 1390
四、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1392
第二节 留置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395
一、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1395
二、留置权与自助行为 1397
三、留置权与质权 1399
四、留置权与法定优先权 1401
五、留置权与抵销权 1402
第三节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 1402
一、留置权的主体必须是债权人 1403
二、留置的对象是债权人所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1403
三、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1407
四、债权须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 1411
五、留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明确约定 1413
第四节 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 1415
一、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概述 1415
二、留置权的标的物范围 1417
三、留置物与担保债权之间的比例原则 1418
第五节 留置权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1419
一、留置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419
二、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 1425
第六节 商事留置权 1428
一、商事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 1428
二、商事留置权的条件 1430
第七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 1432
一、留置权的实现 1432
二、留置权的消灭 1435
第八节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存 1438
一、留置权与抵押权 1438
二、留置权与质权 1441
第六编 占有 1445
第二十四章 占有 1445
第一节 占有概述 1445
一、占有的概念 1445
二、我国法上的占有制度 1450
三、占有的构成要件 1452
第二节 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455
一、占有与持有 1455
二、占有与所有权 1457
三、占有与占有权 1458
四、占有与准占有 1461
第三节 占有制度的功能 1461
一、关于占有制度功能的几种学说 1461
二、我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功能 1463
第四节 占有的分类 1466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1466
二、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1470
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1472
四、自己占有和占有辅助 1476
五、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 1477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移转 1478
一、占有的取得 1478
二、占有的变更 1479
三、占有的移转 1480
第六节 占有的效力 1481
一、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 1481
二、占有的其他推定规则 1485
三、占有人的义务和责任 1487
第七节 占有保护请求权 1491
一、占有保护概述 1491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 1493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的类型 1499
四、一年诉讼时效的适用 1503
第八节 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责任 1506
一、概述 1506
二、关于占有侵害的赔偿责任 1508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 1509
第九节 占有的消灭 1510
主要参考书目 1512
修订版后记 1521
第四版后记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