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问题与前景: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 1
一 没有少数民族,何来多民族国家 1
二 没有少数民族文学,何来中华文学 12
三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 26
第一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涵 40
一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法理基础 41
二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依据 48
三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科基础 54
四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内涵 58
五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67
第二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成要素 76
一 多民族的历史观 76
二 多民族的文学观 91
三 多民族的民族观 97
四 多民族的国家观 100
五 多民族的哲学观 111
第三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缺失 114
一 中国文学史写作的三个阶段 114
二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表现一:创作主体的多民族身份属性 118
三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表现二:多地域、多民族与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形态对中华文学史的影响 124
四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表现之三:多语种、跨语种与多语写作 131
五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原因 134
第四章 多民族文学的时间 145
一 多民族文学史的“显在式样”与“隐性式样” 146
二 历史线性时序与多民族文学史的多时间结构 150
三 “多民族文学史”与“中国历史”的互文性关系 155
四 多民族文学的“多时间”与“多历史” 157
第五章 多民族文学的空间 168
一 多地域与多民族相叠加的多民族文化与文学 169
二 跨地域与跨民族的多民族文化与文学 177
三 动态的空间与多民族文学 179
第六章 多民族母语文学的意义、处境及传播 193
一 不在场的在场:多民族母语文学的尴尬处境 193
二 文化洼地效应的放大与单边译入 206
三 文化公平权力的缺席与母语文学传播权力的放逐 211
四 传播意识的缺乏与母语文学的自我遮蔽 214
五 多民族母语文学的意义及跨语际传播的自觉 216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及其功能 227
一 现代知识转型与文学地位的提升 227
二 文学史的形成及知识权力 235
三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 240
四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功能 246
五 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中国文学史的国家责任与使命 251
六 分裂与并置:各民族文学史与主流中国文学史的非对称性关系 265
第八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 275
一 现代与传统的起承转合 276
二 “中国”与西方的博弈交融 285
三 文学与历史的互相生成 293
四 作为“民族”内部动力的现代性历史 302
五 进行中的历史 309
第九章 世界多民族国家中的多民族文学 315
一 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与少数族裔文学 316
二 范式转移与重绘文学史面貌 324
三 多元文化主义及其不满 335
四 殖民、流散、国际主义转向 343
第十章 多民族文学发展报告——《民族文学》30年 352
一 多民族作家汉语文学 352
二 多民族母语汉译文学 369
三 多民族民间文学 376
四 多民族文学公共空间 378
五 办刊理念:世界眼光与多民族文学观 389
参考书目 402
修订版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