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论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素琴,吴映萍,赖美琴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1331X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文化嬗变的历史轨迹 1

一、文化嬗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

二、文化寻根:中西文化的源远流长 7

三、文化形态:中西社会结构对文化创生流变的抉择 11

四、文化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命运相连 14

五、文化价值:中西文化的厚重积累 18

六、文化契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22

第二章 扬弃与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和作用 28

一、文化 29

(一)文化的概念 30

(二)文化的结构 33

(三)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38

二、不同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态 41

(一)文化的总体特征 4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42

(三)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49

(四)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 54

(五)西方文化对于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育所产生的作用 57

第三章 溯本与追源——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探源 60

一、传统文化的拓展与现代化的契合 61

(一)传统与现代化的统一 61

(二)文化传统的承袭与传统文化的凝聚 62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倾向 65

二、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溯源 68

(一)中西文化交流溯源 68

(二)中西文化比较溯源 71

(三)中西文化比较的真正兴起 72

三、文化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 74

(一)文化的变异与渗透 74

(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77

四、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79

(一)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的意义 79

(二)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83

第四章 寻根与探索——中西文化的源流 87

一、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征 87

(一)中华文化产生和形成的自然基础 88

(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92

(三)禅让与世袭的演变——尧、舜、禹的传说 97

(四)中国文化的萌芽和特征 99

二、西方文明的源流 105

(一)西方文化产生和形成的自然基础 106

(二)泛希腊时期——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112

(三)希腊罗马文化诸特点 114

三、中西文化起源特点之比较 119

(一)古希腊:由血缘政治转变为地缘政治的典型 119

(二)“故土难离,叶落归根”——中华民族数千年一贯的心理定势 120

(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点和作用 121

第五章 礼治与法治——中西早期社会政治结构的异同 123

一、以家族宗法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与儒学的政治伦理 123

(一)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家天下”宗主统治 124

(二)德主刑辅的儒学礼治伦理 130

二、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城邦与公民民主政治 137

(一)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 137

(二)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 142

三、中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特点之比较 147

(一)重法权与重人伦的差异 147

(二)重人的理智与重道德修养的分野 149

(三)重个体本位与重整体精神的迥异 150

第六章 滞缓与繁盛——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停滞与中国唐宋文化的兴盛 152

一、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衰落 152

(一)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153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154

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辉煌 159

(一)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160

(二)发达的科学文化成就 162

(三)文学艺术成就群星荟萃 168

三、中西文学成就之比较 181

(一)中西方文学的同一性 181

(二)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性 183

第七章 复兴与沉暮——欧洲文艺复兴的巨澜与中国学术文化的微波 187

一、欧洲文艺复兴的巨澜 187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演进和发展 188

(二)文艺复兴的崛起 193

二、16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萌生 206

(一)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 206

(二)明清时期中国学术文化的催新与沉暮 214

三、欧洲文艺复兴与明末清初思想解放之比较 227

第八章 碰撞与融合——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特殊历程 231

一、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结局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31

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 240

(一)物质文化层面为主体的交流与碰撞时期(1840~1894年) 240

(二)制度文化层面为主体的交流与碰撞时期(1895~1911年) 244

(三)心理文化层面为主体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抉择时期(1912~1919年) 249

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冲突与抉择的特点 251

(一)特殊的文化交流背景 252

(二)特殊的文化取舍过程 258

(三)特殊的文化融合成果 261

主要参考文献 264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