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辑 经典和我们 2
走进一座圣殿 2
直接读原著 14
经典和我们 18
唱出了我们的沉默的歌者 22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 25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绿山墙的安妮》中译本序 29
与书结缘 32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与中学生谈学习哲学 36
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 39
《读者人文读本》按语 42
第二辑 谁来上哲学课 52
哲学与我们时代 52
哲学不只是慰藉 55
谁来上哲学课 59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与中学生谈学习哲学 61
鼓励孩子的哲学兴趣 66
轻视哲学的民族不可能优秀 68
关于“纯粹哲学” 71
第三辑 心智的品质 76
善良·丰富·高贵 76
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皮特·尼尔森《圣诞节清单》中译本序 79
品味平凡生活——关键《隐居法国》序 82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宁子《灵魂的高度》序 85
一只有缺憾的圆——简评谢尔《失落的一角》 87
何必名校 89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9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96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98
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102
人间真情的个案 104
中国医疗界的良心和光明——《吴孟超画传》序 107
第四辑 希腊的智慧 112
玩骰子的儿童 112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123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140
第五辑 有灵魂的写作者 152
古驿道上的失散 152
生存的现实和寓言 155
经典作家的处女作——简评小说《追风筝的人》 160
人情练达皆文章——林采宜《肆无忌惮》序 162
震惊之后是认真 166
有灵魂的写作者——桑麻《灵魂的守望》序 169
有行动力的思考者 173
今天还有谁爱缪斯? 176
推荐《城记》——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评语 180
《梁小斌如是说》简评 182
青春不等于文学 183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肖睿《一路嚎叫》序 186
写作的现在进行时 189
《石相众生》序 191
第六辑 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 194
哲学家或中蛊者——记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 194
现代人与福音——解读旺忘望的新作 205
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出大思想家 212
心灵究竟是什么?——龙君《心灵——大脑与内脏的对话》序 216
疯癫的不同价值——尼采论疯癫 221
第七辑 可持续的快乐 234
快感离幸福有多远? 234
可持续的快乐 237
花心男女的专一爱情 240
我对女性只有深深的感恩——《永恒之女性》序 243
本质的男人 245
局外人谈情人节 248
亲疏随缘 250
相貌和心灵 253
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256
把明星还原为普通人——《艺术人生》序 260
第八辑 让教育回归常识 264
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 264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曹保印《聆听教育的真声音》序 267
快乐工作的能力 270
让家长们结束恐慌 274
导师岂能成“老板” 278
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不正常 282
叩问高校经费实情 286
学术规范化和学者使命 290
谁是评判学术水准的权威? 296
从院士评选看学界盛行公关风 300
第九辑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306
企业家式的能力 306
品行与报酬 310
市场经济与性爱自由 314
只有一种文化 319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324
拯救童年 329
谈钱 334
第十辑 批评空间 344
探险的精神性和科学性 344
祭孔:大典还是大戏? 347
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觉悟 351
城市化:给子孙留下什么? 354
建筑的人文品质和开发商的责任 359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361
值得警惕的网络暴力现象 363
第十一辑 人物印象 368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邓正来印象 368
生命在说什么——梁和平印象 373
好人活得自在——田益宾印象 378
腼腆的世界冠军——芮乃伟印象 381
君子坦荡荡——江铸久印象 384
没有一丝浮躁和媚俗——崔健印象 387
特立独行的歌唱家——范竞马印象 389
农夫和艺术家——刘彦印象 392
天生的精神贵族——赵越胜印象 395
第十二辑 本命年纪事 402
本命年的官司 402
与伪书作斗争 404
荒唐的起诉 407
多么简单的道理 410
靠言论自由还原历史真相——在法庭上宣读的答辩词 413
接到判决书时的感想 418
附录:三个官司简介 419
《妞妞》是怎样变成一个“事件”的 423
第十三辑 自序·访谈·杂记 434
我仍是那个逃课的学生——《执迷者悟》序 434
精神浪漫年代的产儿——《诗人哲学家》新印小序 437
困惑与精神生活——中国盲文出版社两种散文集的序 439
记忆和哀思 441
无法告别的告别 443
我的博客观 445
感谢博客 447
我别无选择 449
短信文学五则——应约而写的戏作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