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取料再版序 人生本该“有料”自序 成为有料的说话者并不难 4
第一章 从有字之书取料——开口如有神普京:我的口才是读出来的 4
第一节 书中有料 6
第二节 不同书本不同料 8
第三节 不是书无料,是不会取和用 10
第四节 书中取料之法 13
第五节 打通书中各料的脉络 17
第六节 书中取料贵在取活 20
第七节 随时随处可读书取料 22
结语:书海无涯,书“料”无边 24
第二章 从无字之书取料——亦得惊人妙语刘邦:“不学无术”,却口出妙语 28
第一节 什么是无字之书 30
第二节 读无字之书,亦得惊人妙语 32
第三节 读事理 34
第四节 读形势 40
第五节 读人性 47
第六节 读谋略 54
结语:阅历越丰富,肚中越有料 59
第三章 从民间取料——语接地气罗斯福:从民间取料,巧堵名嘴口 62
第一节 民间藏料,说话可取 64
第二节 民间琐事的料 66
第三节 民间段子的料 68
第四节 民间艺术的料 70
第五节 民间故事的料 72
第六节 民间俗语的料 75
结语:活用民间的智慧 77
第四章 从游历取料——四海尽在言中安徒生: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 80
第一节 游历与旅游的区别 81
第二节 游历天下,言之不尽 83
第三节 游历山水 85
第四节 游历名胜古迹 87
第五节 领悟风土人情 89
结语:走得多了,“识”自然就广了 91
第五章 从总结中取料——脱口而出郭嘉:总结“十胜十败”定乾坤 94
第一节 脱口而出源自总结 96
第二节 事事总结,时时总结 98
第三节 多渠道总结 103
第四节 总结模式 105
第五节 总结收口重在提炼 108
第六节 总结贵在一针见血 110
结语:总结出真知 112
第六章 五料融合——方有高论曹植:料的融合,《七步诗》救命 114
第一节 五料皆取,方有高论 116
第二节 五料融合,悟出妙语 119
第三节 料的整理和升级 122
结语:料越用越得心应手 124
第二篇 倒料 128
第七章 语流模式——说话的模型“模”的力量,说话可借用 128
第一节 语流模型 129
第二节 明确主题 136
第三节 锁定视角 138
第四节 视角要绝妙 140
第五节 “开库”取料 143
第六节 理出语脉 145
第七节 语料衔接 148
第八节 语料的硬衔接 149
第九节 语料的软衔接 153
第十节 插话 157
结语:有“模”才能有样 158
第八章 起语章法——说话的入口凌峰:设计开场白,博得满堂彩 160
第一节 起语的功能 162
第二节 直接破题 164
第三节 借景发挥 165
第四节 借话入题 166
第五节 互动切题 168
第六节 故事导入 169
第七节 出奇制胜 171
第八节 自嘲开路 172
结语:“头”起得好,魅力自然来 173
第九章 结语套路——说话的收口丘吉尔:就职演说,结尾这样收口 176
第一节 收口的作用 178
第二节 收口模式 179
第三节 用故事收口 180
第四节 用呼吁收口 182
第五节 用名言收口 183
第六节 用诗词收口 184
第七节 用对联收口 185
结语:收口越独特,印象越深刻 187
第十章 语流形态——语言的变化语言没有色彩,大学教授比不过蓝领工人 190
第一节 叙述形态 192
第二节 陈述形态 195
第三节 描述形态 197
第四节 评述形态 200
结语:语态应自然活泼 202
第十一章 说理手法——说服的技巧宋玉:用说理技巧,反唇相讥登徒子好色 204
第一节 事例说理法 206
第二节 对比说理法 209
第三节 比证说理法 211
第四节 引用说理法 213
第五节 故事说理法 215
结语:说之有法,言之有理 217
第十二章 语体风格——语言的格调秀才语体不对,吓走卖柴人 220
第一节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的特点 221
第二节 两种语体并用 224
结语:语体不同,风格迥异 227
第三篇 加料 232
第十三章 挖掘汉字之料——汉字的妙用张作霖:将错就错,寸土不让 232
第一节 艺术地倒料需挖掘汉字之美 233
第二节 谐音手法 235
第三节 押韵手法 237
第四节 拆字手法 238
第五节 数字手法 240
第六节 同字换位手法 242
第七节 同字词组手法 244
第八节 周匝手法 245
第九节 新词手法 247
结语:如何挖掘汉字的料 248
第十四章 口语修辞艺术——语言的化妆惠子:用修辞艺术说事 250
第一节 艺术地倒料需要给语言化妆 251
第二节 顶针修辞法 253
第三节 排比修辞法 254
第四节 仿拟修辞法 255
第五节 曲解修辞法 256
第六节 层递修辞法 258
第七节 数称修辞法 260
第八节 衬跌修辞法 262
第九节 算式修辞法 263
结语:以料为根本,不放弃修辞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