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长江中游干流河道基本情况 1
1.1.1 河道形态 1
1.1.2 水文泥沙特征 3
1.1.3 河道边界条件 6
1.1.4 三峡水库运用以来河床演变主要特点 7
1.2 河道崩岸研究进展 11
1.2.1 国内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 11
1.2.2 国外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 14
1.2.3 河道崩岸预测研究进展 17
1.3 河道护岸工程研究进展 18
1.3.1 护岸的主要工程形式 18
1.3.2 国内外护岸材料和护岸技术 21
1.4 研究意义 25
参考文献 27
第2章 长江中游干流河道崩岸与护岸工程调查与评估 31
2.1 崩岸调查与评估 31
2.1.1 崩岸程度等级评价技术指标 32
2.1.2 崩岸基本情况调查与评估 33
2.1.3 崩岸的时空分布特点 54
2.2 护岸工程调查 60
2.2.1 护岸工程实施与分布情况 60
2.2.2 护岸工程经济寿命 77
2.2.3 护岸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81
2.3 小结 83
参考文献 84
第3章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成因研究 85
3.1 河道崩岸影响因素分析 85
3.1.1 崩岸影响因素的宏观定性分析 85
3.1.2 崩岸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92
3.2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 99
3.2.1 河型成因、河道形态与平面变形之间的关系 99
3.2.2 河道崩岸的主导因素 102
3.2.3 河道崩岸的制约因素 115
3.2.4 崩岸在水文年内周期性的变化 122
3.3 典型河岸崩岸成因试验研究 127
3.3.1 模型选沙 127
3.3.2 模型比尺设计 129
3.3.3 试验观测内容 132
3.3.4 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试验成果 134
3.4 小结 164
参考文献 165
第4章 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方法 167
4.1 不同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167
4.1.1 河岸稳定性和坡脚侵蚀模型 168
4.1.2 研究断面及河岸组成 168
4.1.3 河岸稳定性计算条件 170
1.1.4 不同条件下河岸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171
4.2 河道岸坡稳定评估方法 176
4.2.1 河道岸坡监测导线分析法 177
1.2.2 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 179
4.3 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应用案例 183
4.3.1 荆江监测岸段岸坡稳定性评估成果 183
4.3.2 红色预警岸段的近岸地形变化趋势分析 189
4.3.3 2011年红色预警岸段结论检验 191
4.4 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3
第5章 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 194
5.1 护岸工程类型 194
5.2 护岸工程效果观测分析 196
5.2.1 荆江典型河弯段浅地层剖面探测成果 196
5.2.2 荆江典型河弯段护岸工程变化过程原型观测成果 200
5.3 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202
5.3.1 概化水槽试验设计 202
5.3.2 研究内容和试验条件 206
5.3.3 护岸工程试验成果 206
5.4 小结 252
参考文献 254
第6章 护岸工程新技术与加固技术研究 255
6.1 宽缝加筋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新技术研究 255
6.1.1 护坡工程结构设计 255
6.1.2 护坡工程使用安全及其他性能分析 258
6.1.3 应用实例 260
6.2 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工程新技术研究 261
6.2.1 网模卵石排的原材料调研 261
6.2.2 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的结构设计 266
6.2.3 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工程的应用实例 268
6.3 护岸工程加固技术研究 269
6.3.1 护岸工程段近岸河床演变特点 269
6.3.2 不同类型护岸工程的水毁机理分析 270
6.3.3 分析遴选加固工程的材料结构形式 273
6.3.4 护岸工程加固部位与控制标准 278
6.4 小结 279
参考文献 280
第7章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综合治理研究 281
7.1 崩岸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281
7.1.1 崩岸综合治理工程布置 281
7.1.2 崩岸综合治理工程优势技术分析 300
7.1.3 崩岸治理工程技术设计基本方案和优势技术方案组合 307
7.2 崩岸综合治理非工程措施 319
7.3 小结 319
参考文献 320
第8章 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及应用评价 321
8.1 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概念 321
8.2 长江中下游护岸带植物群落分布调查 323
8.2.1 样地选择与调查方法 323
8.2.2 护岸带植物群落的总体分布规律 325
8.2.3 护岸带物种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 331
8.2.4 耐淹性护坡物种 333
8.2.5 不同护岸措施对植物种类和多样性影响的调查成果 333
8.3 生态护岸工程的优化方案 336
8.3.1 护岸工程的材料优化 336
8.3.2 护岸工程的结构优化 336
8.3.3 护岸带物种选择原则及优化方案 337
8.3.4 护岸工程的分区优化方案 338
8.4 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应用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 338
8.4.1 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339
8.4.2 评价的层次分析法模型 349
8.5 护岸工程的材料评价 353
8.5.1 护岸材料能耗及碳排放研究现状 353
8.5.2 护岸材料的基本情况 355
8.5.3 主要能源及原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系数 356
8.5.4 护岸工程中主要天然原材料生产过程能耗及碳排放系数 357
8.5.5 护岸工程中主要工业制成品的能耗及碳排放系数 363
8.5.6 主要护岸结构形式的碳排放系数比较 365
8.5.7 护岸工程材料能耗及碳排放的总体评价 366
8.6 护岸工程结构的评价 367
8.7 下荆江生态护岸带分区 371
8.7.1 背景 372
8.7.2 计算方法选取 373
8.7.3 水位计算成果及分区意义 375
8.7.4 河岸生态护岸带分区结果 380
8.8 结论与建议 381
8.8.1 结论 381
8.8.2 建议 382
参考文献 383
第9章 结语 387
9.1 主要结论 387
9.2 展望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