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同森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117076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高职院校公共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特点,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以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为向导;把必须掌握的知识涵盖在教材之中,并在作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教材编写力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质为目的。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向2章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理论知识;第3章介绍中文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第4章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第5~7章介绍Office 2000的3个主要组件,即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00电子表格软件和PowerPoint 200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8章介绍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在附录中还介绍了“平台型网络课件”的使用,旨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化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另外,各章还精选了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的习题,以满足读者自检学习效果和参加等级考试的需求。

第1章 信息社会 1

1.1 信息与信息处理 1

1.1.1 信息 1

1.1.2 信息分类 2

1.1.3 信息特点 2

1.1.4 信息处理 3

1.2 信息技术和信息革命 4

1.2.1 信息技术 4

1.2.2 信息技术分类 4

1.2.3 信息技术发展和趋势 5

1.2.4 信息革命 6

1.3 数据、信息和信息系统 7

1.3.1 数据 7

1.3.2 数据与信息 8

1.3.3 信息系统 8

1.3.4 信息系统应用示例 9

1.4 信息社会 10

1.4.1 信息社会及其特性 10

1.4.2 组织与计算机 10

1.4.3 人与计算机 11

1.4.4 社会与信息技术 12

1.4.5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消极影响 13

1.4.6 未来展望 13

思考题 15

第2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16

2.1 计算机及其历史 16

2.1.1 计算机发展史 16

2.1.2 计算机特点及应用领域 18

2.1.3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与现状 19

2.2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0

2.2.1 数制 20

2.2.2 数制间的相互转换 22

2.2.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23

2.2.4 计算机中字符的表示 24

2.3 计算机系统构成 26

2.3.1 计算机硬件主要组成部件 26

2.3.2 计算机实际物理配置 29

2.3.3 计算机分类 35

2.4 软件及程序语言 35

2.4.1 软件特点及其历史 35

2.4.2 软件的分类 36

2.4.3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历史 39

2.4.4 程序设计语言的层次体系 40

思考题 43

第3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 44

3.1 信息技术在办公室的应用 44

3.2 信息技术在工业和制造业上的应用 45

3.2.1 工业 45

3.2.2 制造业 45

3.3 信息技术在出版和印刷业上的应用 46

3.4 信息技术在金融和商业上的应用 47

3.5 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48

3.6 信息技术在通信服务上的应用 49

3.7 信息技术在卫生保健上的应用 51

3.8 信息技术在教育和培训上的应用 52

3.9 信息技术在家庭的应用 53

3.10 信息技术在科学计算和研究上的应用 54

3.11 展望 55

思考题 55

第4章 通信技术 57

4.1 基本概念 57

4.1.1 通信系统模型 57

4.1.2 通信的分类 59

4.1.3 通信方式 60

4.1.4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61

4.2 传输介质 62

4.3 通信网基本概念 64

4.3.1 通信网现状 64

4.3.2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66

4.3.3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67

4.3.4 通信网的分类 68

4.3.5 通信网中开放的业务 68

4.3.6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70

4.4 交换技术 71

4.4.1 交换技术的发展史 71

4.4.2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 72

4.4.3 分组交换 73

4.5 移动通信系统 75

4.5.1 移动通信的发展 75

4.5.2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 79

4.5.3 多址接入技术 80

4.6 光纤通信系统 85

4.6.1 光纤通信的发展 85

4.6.2 光纤 85

4.6.3 光源 86

4.6.4 光检测器 87

4.6.5 光无源器件 88

4.6.6 光纤通信系统 88

4.6.7 光纤通信应用 90

4.7 卫星通信 90

4.7.1 卫星通信的发展 90

4.7.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92

4.7.3 通信卫星的组成 93

4.7.4 地球站的分类和组成 95

4.7.5 卫星通信的频段分配 96

4.7.6 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 96

思考题 97

第5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 98

5.1 认识网络 98

5.1.1 为何需要网络 98

5.1.2 什么是网络 99

5.1.3 通信协议 99

5.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0

5.1.5 网络体系结构 102

5.1.6 网络传输介质 104

5.1.7 网络基本设备 104

5.2 网络的发展历史 105

5.2.1 20世纪60年代: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 105

5.2.2 20世纪70年代:分组交换数据网出现 107

5.2.3 20世纪80年代:LAN/互联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智能网 108

5.2.4 20世纪90年代:现代网络技术 109

5.3 局域网络 113

5.3.1 IEEE 802标准 113

5.3.2 IEEE 802.3 标准 113

5.3.3 IEEE 802.4 令牌总线和IEEE 802.5 令牌环 114

5.3.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115

5.4 Internet 115

5.4.1 Internet概述 115

5.4.2 Internet的相关技术 116

5.4.3 Internet的应用 122

5.4.4 Internet的发展前景 125

5.4.5 中国互联网 127

思考题 130

第6章 多媒体技术 131

6.1 多媒体概念和意义 131

6.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史 133

6.3 多媒体系统的硬件构成 135

6.3.1 硬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135

6.3.2 多媒体硬件设备构成 135

6.3.3 硬件设备的特别考虑 137

6.3.4 局部总线 137

6.3.5 显示卡和显示器 139

6.3.6 声音卡 140

6.3.7 视频卡 144

6.3.8 光盘驱动器 147

6.3.9 触摸屏 150

6.3.10 其他多媒体外部设备 152

6.4 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环境 154

6.4.1 多媒体软件的分类 155

6.4.2 Windows对多媒体的支持 156

6.4.3 多媒体数据编辑软件 157

6.4.4 多媒体集成软件 158

6.4.5 多媒体应用软件 163

6.5 多媒体应用 163

6.6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 165

思考题 166

第7章 自动化技术 167

7.1 自动化技术概论 167

7.2 自动化技术基本原理 168

7.3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70

7.3.1 工业过程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170

7.3.2 软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171

7.3.3 自动化仪表 171

7.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73

7.4.1 自动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内容 173

7.4.2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75

7.4.3 先进控制技术 177

7.5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81

7.5.1 模式识别技术 181

7.5.2 智能系统与自动化 184

7.6 系统工程 191

7.6.1 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191

7.6.2 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 192

7.6.3 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 194

7.7 先进制造与企业综合自动化 195

7.7.1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

7.7.2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 197

7.7.3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需求 198

7.8 机器人技术 199

7.8.1 技术发展现状 199

7.8.2 技术发展趋势 200

7.9 小结 201

7.9.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

7.9.2 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 202

7.9.3 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 203

思考题 203

第8章 微电子技术 204

8.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 204

8.2 集成电路的分类 206

8.3 集成电路的研制过程和设计特点 207

8.4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 209

8.5 微电子技术带动了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 213

8.6 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 218

8.7 21世纪的关键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 226

思考题 229

第9章 信息系统及其开发 230

9.1 信息系统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230

9.1.1 信息系统的含义与一般模型 230

9.1.2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234

9.1.3 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形式 238

9.1.4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241

9.2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42

9.2.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42

9.2.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特点 244

9.3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思想、途径、方法和流程 246

9.3.1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思想和方法论 246

9.3.2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途径 248

9.3.3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流程 249

9.4 信息系统分析 253

9.5 信息系统设计 259

9.5.1 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 259

9.5.2 数据分类 260

9.5.3 分解系统 260

9.5.4 设计系统流程图 260

9.5.5 输出设计 261

9.5.6 文件或数据库设计 265

9.5.7 制订设计规范 266

9.5.8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267

9.6 信息系统实施 268

9.6.1 程序设计流程图 268

9.6.2 程序设计风格 269

9.6.3 程序设计语言或开发工具选择 272

9.6.4 程序测试和系统测试 273

9.6.5 系统转换、运行及维护 282

思考题 283

第10章 信息安全 284

10.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状况 284

10.1.1 什么是信息安全 284

10.1.2 安全威胁 284

10.1.3 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状况分析 285

10.1.4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访问控制 287

10.2 计算机病毒 289

10.2.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89

10.2.2 常见的各种病毒 289

10.2.3 病毒的预防、检查和清除 289

10.3 网络黑客及网络攻防 290

10.3.1 网络黑客 290

10.3.2 黑客常用的网络攻击形式 291

10.3.3 应对黑客的典型防护模式 293

10.3.4 黑客通常攻击流程 294

10.4 系统安全性规划和管理 295

10.4.1 风险分析和评估 295

10.4.2 制订安全策略 295

10.4.3 日常的系统维护 295

10.5 数据加密 295

10.5.1 什么是数据加密 295

10.5.2 加密方法 296

10.5.3 数据加密的应用 297

10.6 数字签名 298

10.6.1 什么是数字签名 298

10.6.2 数字签名实现方法 298

10.6.3 认证 299

10.7 防火墙技术 300

10.8 典型的信息安全产品 303

10.8.1 信息安全产品分类 303

10.8.2 网络安全工具简介 304

10.9 互联网络发展的安全措施 306

思考题 308

第11章 信息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 309

11.1 问题与现状 309

11.1.1 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 309

11.1.2 网上犯罪 310

11.1.3 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 310

11.1.4 信息垃圾泛滥成灾 311

11.1.5 因特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311

11.2 如何应对挑战 314

11.2.1 以技术对抗技术,进一步加强技术控制 314

11.2.2 促进网络信息立法 315

11.2.3 大力提倡网络道德 316

11.2.4 重视因特网给青少年工作带来的影响 317

11.2.5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19

11.3 网络道德建设 319

11.3.1 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 319

11.3.2 网络伦理原则 323

11.4 软件工程师道德规范 326

11.5 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律法规 330

11.5.1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政策法规概述 330

11.5.2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法律 331

11.5.3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行政法规 332

11.5.4 国家关于计算机安全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34

思考题 336

主要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