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概念的旅行:华语电影、文化差异及空间呈现 12
第一节 华语电影:一个概念的跨境旅行 12
一、作为一种电影命名及概念的出现 12
二、作为一种学理意义的命名和学界认同 14
三、华语电影概念在海外的跨境旅行 15
四、华语电影概念回归内地的命名历程 18
第二节 文化差异:华语电影研究的主体对象 24
一、文化差异的概念旅行 24
二、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28
第三节 空间呈现: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表述 29
一、空间概念的旅行 30
二、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31
第四节 看见的世界:电影文化差异的全球空间旅行 37
第二章 消失的空间: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置换 41
第一节 文化形态差异的空间呈现 41
第二节 不同类别的空间消失或改变 45
一、渔猎文化空间:消失的山林生存景象 45
二、游牧文化空间:异化的草原人文风光 52
三、农耕文化空间:凝视的乡土文明景观 59
四、生态文化空间:和谐共生的绿色风景 78
第三章 多地性景观:文化地域差异的空间呈现 84
第一节 多地性、跨地性与文化地域差异的空间呈现 84
第二节 “上城”:从乡村多地空间到城市空间的挪移 86
一、城乡之隔:从“二元对立”到空间流动的都市天堂 86
二、重绘地图:从乡村多地到北京的空间仿像 92
三、城市梦魇:透明美丽的上海景观与想象 102
四、浮城谜事:江城夏日里的武汉空间展现 109
第三节 “下乡”:从城市空间到乡村空间的流放与拯救 115
一、空间与政治意识形态建构 115
二、“流放者”与乡村文化交融的空间建构 117
三、西部支教题材电影的空间建构 125
第四节 “双城”:城际之间的空间想象与旅行 127
一、内地城市空间与香港城市空间的碰撞与交融 128
二、大陆多地空间和台湾多地空间的建构和想象 134
第四章 “第三空间”:异域旅程与国族身份认同 139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第三空间”浮现 139
第二节 “无器官身体”逃逸生成“第三空间” 141
一、辖域化:“无器官身体”遭受“第一空间”的制约和束缚 141
二、解辖域化:“无器官身体”向“第二空间”的逃逸过程 144
三、再辖域化:“无器官身体”建构的游牧“千高原” 145
第三节 “自我”与异域空间的碰撞与融入 147
一、空间徘徊:游离在“美国梦”与“中华情”之间 148
二、空间并置:游荡在欧洲异域之城的情感疏离 163
三、迷失东京:“菊与刀”般矛盾的文化空间认同 175
四、异域世界:泰国空间呈现的文化心理嬗变 178
第四节 “他者”与本土空间的碰撞与交融 185
一、美国人在中国:“游子”归来的家园认同 186
二、欧洲人在中国:神秘东方的文化认同 191
三、日本人在中国:地缘毗邻的情感认同 193
结论 198
参考文献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