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建设 教育史学科的重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洪宇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8018357
  • 页数:6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学术文化建设,根据事物本身的属性与功能,以及学术繁荣的需要,将教育史学科体系从原有的两大部分拓展到三大部分,并对其教学体系、研究体系、服务体系每一部分的内容作了具体分析。阐释如何重构教育史学体系,开辟教育活动史、教育生活史、教育口述史的新领域,创建“陶行知学”,开辟人物研究新领域等问题,并对教育史学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第一章 重构教育史学体系 1

第一节 重论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 1

一、学术界关于教育史学学科体系的若干代表性观点 2

二、关于教育史学学科体系的新构想 8

三、加快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 13

第二节 教育史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初步探索 19

一、适应时代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四力”学生 20

二、加强教材改革,革新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22

三、树立现代理念,整合各种资源,创新学科体系 24

四、完善研究体系,形成学术思想,凝炼学术特色 26

五、“内培外引”并举,加强师资建设,建设优质团队 30

六、着眼全球竞争,推进国际战略,提升学术影响力 30

第三节 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 31

第四节 论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35

一、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36

二、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39

三、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 47

第五节 关于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 51

一、学科性质史学论 52

二、研究对象三分论 58

三、研究重心下移论 60

四、理论方法现代论 63

五、学科功能双重论 66

六、学术传统继承论 68

七、学术表述规范论 71

八、教史分期三段论 72

九、学者素养要素论 74

十、未来发展多元论 77

第六节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史学新走向 79

一、多元化:文化史观给教育史学的启示 79

二、整体化:西方史学对教育史学的牵引 82

三、群体化:教育史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83

四、民间化:教育本性对教育史学的呼唤 85

第七节 国际教育史研究取向与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87

一、国际教育史常设会(ISCHE)及其年会概况 88

二、近年国际教育史研究热点与取向 89

三、国际教育史研究取向与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97

第八节 回归主体与主流:中国教育史学的当务之急 99

一、中国教育史学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100

二、回归主体:中国教育史学的要务之一 101

三、回归主流:中国教育史学的另一要务 105

四、结语:回归主体与主流,中国教育史学才能真正在世界教育史学界 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话语权 109

第九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取向的三次转换 110

一、借鉴与融合中的多元取向(20世纪上半叶) 110

二、一元单线的“革命史”取向(1950—1978) 113

三、唯物史观主导下的一元三线取向(1978年以后) 116

第十节 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121

一、转向加强自身学科理论建设 121

二、转向研究教育历史的日常问题 124

三、转向发掘本土的学术传统 128

第十一节 教育史学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134

一、教育史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历史学的内在渊源 134

二、“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的新追求 146

第十二节 论教育史学的多维视野 149

一、何谓教育史学的多维视野 149

二、教育史学为何要具备多维视野 150

三、教育史学多维视野的多重支撑 155

四、教育史学多维视野的实然路径 156

第二章 开辟教育活动史、教育生活史、教育身体史、文庙学新领域 164

第一节 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 164

一、视野下移:社会科学共同认可的研究取向 165

二、教育活动史:教育史学的原始构成板块 167

三、研究重心:着眼于各类教育的日常活动 169

第二节 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的实现途径 173

一、通过日常史学等把握日常教育活动,以内心、声音等找寻主体 173

二、通过图像、形象、影视史学把握感官符号,以视听冲击生动再现历史 178

三、通过计量史学把握历史数据,以缜密统计和科学分析再现历史 180

四、通过比较史学把握比照维度,以时空纵横延伸达成整体历史 181

第三节 教育活动史研究原则简论 182

一、多微观研究,少宏观研究 184

二、多事实研究,少理论研究 185

三、多日常叙事研究,少宏大叙事研究 185

四、多深度描述研究,少浅度描述研究 186

第四节 找寻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点与源泉,重构教育史学的学科格局 188

第五节 教育生活史:教育史学研究新视域 206

一、教育生活史的基本内涵 206

二、教育生活史的史料、方法和表现状态 208

三、教育生活史研究内容的文本借鉴 211

四、教育生活史研究价值的多维阐释 212

第六节 多样的世界 214

一、什么是教育生活史 215

二、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生活史 218

三、应该如何研究教育生活史 221

四、关于“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的介绍 224

第七节 教育身体史:教育史学新生长点 227

一、教育身体史的基本问题阐释 228

二、教育身体史研究的文本借鉴 234

三、教育身体史研究的多重意义 236

第八节 文庙学: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新兴学科 239

一、何谓文庙学:以文庙研究为主的一门别样“专学” 239

二、为何建构“文庙学”:基于文庙的价值诉求及现有的学术基础 244

三、如何构建“文庙学”:依据“专学”资质,创造最佳文庙学术生态 252

第三章 创建陶行知学 256

第一节 论陶行知学的建立 256

一、何谓陶行知学 256

二、为何要建立陶行知学 258

三、如何建立“陶行知学” 271

第二节 陶行知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276

一、陶行知研究的现状 276

二、陶行知研究的前景 278

第三节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的传播与研究 282

一、日韩陶行知思想的传播及研究 282

二、欧美陶行知思想的传播及研究 298

三、我国港台地区陶行知思想的传播及研究 309

第四节 陶行知历史定位的再认识 315

一、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 317

二、作为思想家的陶行知 323

三、作为政治家的陶行知 336

四、作为文学家的陶行知 357

第五节 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陶行知 387

一、缘由 387

二、考辨 389

三、结语 398

第四章 开辟人物研究新领域 400

第一节 张之洞与武汉文教中心的形成 400

一、“汤浅现象”和中国历代文教中心转移 401

二、张之洞督鄂与武汉近代文教中心地位的形成 405

三、张之洞促成武汉近代文教中心地位及其影响 408

四、结语 410

第二节 留美归国教育家对中国现代本土教育理论的探索 410

一、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411

二、陈鹤琴对杜威教育理论的接受与改造 413

三、邰爽秋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借鉴与创新 415

四、庄泽宣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吸收与反思 418

第三节 艰难的改革家:郭秉文与现代中国教育 420

一、郭秉文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大力传播与应用 421

二、郭秉文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艰难推动 429

三、郭秉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推动 434

四、郭秉文对国际教育改革运动的积极参与 436

第四节 郭秉文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的建立 439

一、理论架构:体例及奠定的学术范式 440

二、承继与更新:与杜威、孟禄、胡适等著述比较 445

三、影响弥远:奠定现代中国、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 450

第五节 应注重杨东莼及其同时代人物的研究 457

一、杨东莼是一个“现象级人物” 457

二、今日为什么研究杨东莼? 461

三、如何深入开展杨东莼研究 462

第六节 在“两C”之间徘徊与抉择的张凌高 465

一、坐在火山口上的校长 466

二、逸出教会系统,面向社会需求 467

三、文理渗透,教学与科研并举 469

四、提倡爱国,崇尚求实与服务社会 471

第七节 韦卓民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474

一、教会大学的宗旨是“训练新中国领导人才” 475

二、教会大学教育应该致力于“综合东西文化” 476

三、教学与研究是大学教育的两翼 477

四、聘请一批优秀教师是办好大学的关键 479

五、要办好大学就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 480

六、大学校长应会做校友及筹募办学经费的工作 481

第八节 章开沅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学术的贡献 483

一、章开沅先生的教育人生 483

二、章开沅先生的教育思想 485

三、章开沅先生的教育学术研究贡献 492

四、章开沅先生堪称第一流的教育家 500

第九节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中国现代教育 501

一、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中国教育交流的历史背景 502

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中国教育交流的历史过程 504

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贡献 512

四、结语 517

第十节 杜威教育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519

一、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519

二、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524

第十一节 从船工之子到教育大师——牧口常三郎的教育生涯 528

一、本土文化的浸染 529

二、西方文化的洗礼 534

三、宗教文化的影响 539

四、亲身实践的结晶 543

第十二节 牧口常三郎的创价教育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 547

一、创价教育的三大基石 547

二、创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50

三、创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553

四、创价教育思想的主要影响 556

五、创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61

第十三节 教育与和平——从牧口常三郎到池田大作 564

一、相似的人生历程 564

二、共同的教育理想 567

三、相通的和平思想 577

第五章 教育史学新问题专题研究 586

第一节 我国考选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586

一、我国考选追求区域公平的历史 587

二、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内在缺憾 591

三、重点高校录取名额合理投放的建议 593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大学的起源 597

一、中国现代性大学起源的基本特征 598

二、中国现代性大学的曙光来自何方 600

三、关于中国现代性大学起源的思考 602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605

一、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历程、内容及特征 606

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与经验 610

三、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教训及启示 615

第四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619

一、组建教育部,开启新教育改革的大门 620

二、拟定教育宗旨,确立新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622

三、公布新学制,调整教育体系与结构 623

四、颁布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624

五、出台政策,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 626

六、注重立法,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到法律保障 627

七、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改革中可以有所作为 629

第五节 中国近现代教育试验的启示 630

一、教育试验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630

二、中国近现代教育试验的发展规律 631

三、中国近现代教育试验的经验教训 632

四、中国近现代教育试验的历史启示 633

第六节 生活教育运动的历史及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634

一、生活教育运动的历史回顾 635

二、生活教育运动的现状扫描 642

第七节 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知识生产的图景——以“文华共同体”为基点的历史考察 646

一、近代图书馆学知识生产集团的载体 646

二、近代图书馆学知识生产集团的教师及其贡献 648

三、近代图书馆学知识生产集团的学生及其成就 650

四、结束语 653

第八节 实施大学文化和校庆具象化 653

一、文化、大学文化与校庆具象化 653

二、大学文化与校庆具象化的实现途径 655

三、大学文化与校庆具象化的具体实施 661

后记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