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
1.1 工程特点与设计创新技术 1
1.1.1 洪家渡水电站的工程特点及技术难题 1
1.1.2 设计创新技术 1
1.2 工程概况 2
1.2.1 地理位置 2
1.2.2 工程作用 2
1.2.3 建设里程碑 2
1.2.4 参建单位 3
1.2.5 主要勘测设计过程 3
1.2.6 水文、泥沙 4
1.2.7 工程任务和规模 4
1.3 工程地质条件 5
1.3.1 区域构造稳定 5
1.3.2 水库地质条件 5
1.3.3 坝址区地质条件 5
1.3.4 天然建筑材料 5
1.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7
1.4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7
1.4.1 工程等别及设计安全标准 7
1.4.2 枢纽布置 7
1.4.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9
1.4.4 泄洪放空建筑物 9
1.4.5 引水发电系统 9
1.4.6 工程边坡 9
1.5 施工组织 12
1.5.1 施工交通条件及建筑材料 15
1.5.2 施工导流和截流 15
1.5.3 主体工程施工 15
1.5.4 施工总布置 16
1.5.5 施工工期 16
1.6 设计优化与科技创新 16
1.6.1 设计优化 16
1.6.2 重点科研 18
1.6.3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19
1.7 小结 20
2 特色工程布置技术 27
2.1 高山峡谷岩溶地区截弯取直的枢纽布置 27
2.1.1 枢纽建筑物组成 27
2.1.2 坝址和坝型选择 27
2.1.3 工程条件与枢纽布置格局 27
2.1.4 枢纽布置优化调整 30
2.2 因地制宜的施工总布置 34
2.2.1 施工总布置条件 34
2.2.2 施工总布置特点 35
2.3 小结 38
3 2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 39
3.1 坝体变形集成控制 39
3.1.1 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及出现的问题 39
3.1.2 洪家渡面板堆石坝结构参数及特点 42
3.1.3 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变形特性研究 44
3.1.4 坝体变形集成控制 46
3.1.5 坝体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54
3.1.6 计算分析验证 61
3.1.7 国内外水平比较 62
3.1.8 小结 62
3.2 接缝止水新结构和新材料 63
3.2.1 接缝止水概述 63
3.2.2 防渗与自愈相结合的周边缝止水新结构 67
3.2.3 GB三复合橡胶板新型止水材料 76
3.2.4 具有吸收变形能力的受压垂直缝新结构 77
3.2.5 接缝止水施工工艺 78
3.2.6 应用效果分析 82
3.2.7 小结 83
3.3 堆石碾压和检测新工艺 83
3.3.1 堆石冲碾压实技术及应用 83
3.3.2 堆石附加质量法检测技术及应用 95
3.3.3 小结 101
3.4 等宽连续窄趾板新结构 102
3.4.1 趾板的一般结构形式 102
3.4.2 等宽连续窄趾板结构 103
3.4.3 应用效果分析及趾板裂缝处理 107
3.4.4 趾板基础地质缺陷处理 109
3.4.5 小结 114
3.5 面板混凝土“三双”防裂控制 116
3.5.1 面板混凝土防裂研究概述 116
3.5.2 面板混凝土防裂控制 116
3.5.3 防裂措施的工程应用 129
3.5.4 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130
3.5.5 国内外水平比较 136
3.5.6 小结 137
3.6 非对称性坝体安全监测 137
3.6.1 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 137
3.6.2 洪家渡坝安全监测问题研究 139
3.6.3 非对称性坝体变形监测 141
3.6.4 渗漏量分区监测 146
3.6.5 非对称性监测技术应用成果分析 148
3.6.6 小结 157
3.7 河道水流控制与坝料开采 159
3.7.1 “一枯度汛抢拦洪,后期度汛抢发电”的河道水流控制 159
3.7.2 料场开采规划 162
3.7.3 小结 166
4 岩质特高边坡及堆积体边坡处理技术 167
4.1 枢纽工程边坡问题 167
4.1.1 坝址区边坡概述 167
4.1.2 枢纽区岩质高边坡问题 167
4.1.3 坝址区堆积体边坡问题 168
4.1.4 边坡研究综述 171
4.2 300m级近直立坝肩特高边坡处理 172
4.2.1 基本地质特征 172
4.2.2 稳定分析评价 172
4.2.3 工程处理措施 182
4.2.4 稳定复核分析 185
4.2.5 安全监测效果分析 186
4.2.6 小结 188
4.3 大规模进水口顺层特高边坡处理 193
4.3.1 基本地质特征 193
4.3.2 稳定分析评价 195
4.3.3 工程处理措施 200
4.3.4 稳定复核分析 204
4.3.5 安全监测效果分析 204
4.3.6 小结 205
4.4 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 208
4.4.1 1号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 208
4.4.2 2号塌滑堆积体边坡处理 218
4.4.3 小结 228
5 厂房新结构技术 229
5.1 研究概述 229
5.1.1 工期提前对厂房结构的新要求 229
5.1.2 传统厂房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29
5.1.3 厂房新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230
5.2 墙板式新型机墩结构 233
5.2.1 结构布置研究 233
5.2.2 结构计算分析 234
5.2.3 结构研究结论 245
5.3 钢管混凝土新型排架柱 247
5.3.1 结构布置研究 247
5.3.2 力学性能与工作机理分析 248
5.3.3 结构计算分析 250
5.3.4 结构试验研究 252
5.3.5 试验研究结论 253
5.4 π形悬臂钢吊车梁 253
5.4.1 结构布置研究 254
5.4.2 结构计算分析 254
5.4.3 结构研究结论 255
5.5 新结构的应用及运行效果 255
5.5.1 大跨度墙板式新型机墩 255
5.5.2 大吨位钢管混凝土排架柱及π形悬臂钢吊车梁 258
5.6 小结 260
6 岩溶地区特大水工隧洞成洞技术 261
6.1 技术背景 261
6.2 围岩“固结圈”衬砌理论及其配套措施 264
6.2.1 国内外技术现状 264
6.2.2 围岩“固结圈”衬砌理论的提出 265
6.2.3 固结圈承担外水压力分析 267
6.2.4 固结圈灌浆检测评价 268
6.2.5 锚杆锚固及检测评价 271
6.2.6 排水降压措施 275
6.2.7 实施效果 277
6.3 充填型溶洞的新型管棚法成洞 279
6.3.1 新型管棚法的提出 279
6.3.2 新型管棚法的原理 280
6.3.3 新型管棚法的应用 282
6.4 防空蚀集成措施 284
6.4.1 高流速水工隧洞防空蚀措施 284
6.4.2 洪家渡溢洪道隧洞的防空蚀措施 284
6.4.3 HF粉煤灰抗冲耐磨混凝土的应用 285
6.4.4 蝶形钢模台车的应用 286
6.5 小结 288
7 埋藏式高强压力钢管少开孔技术 289
7.1 技术背景 289
7.2 钢管与回填混凝土的缝隙特性及结构分析 290
7.2.1 缝隙特性分析 290
7.2.2 压力钢管结构分析及评价 292
7.3 回填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研究 293
7.3.1 混凝土自身体积膨胀补偿量估算 293
7.3.2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294
7.3.3 生产性复核试验及评价 296
7.3.4 回填补偿收缩混凝土检验 299
7.4 压力钢管脱空检测 300
7.4.1 检测原理 300
7.4.2 检测设备及技术指标 300
7.4.3 检测内容及结果 301
7.5 辅助技术措施 304
7.5.1 压力钢管顶部埋管回填灌浆 304
7.5.2 塑料盲材排水 304
7.6 应用情况及实施效果 304
7.6.1 应用情况 304
7.6.2 实施效果 308
7.7 小结 309
8 岩溶工程地质勘察及处理技术 310
8.1 岩溶工程地质勘察 310
8.1.1 概述 310
8.1.2 坝址区岩溶工程地质勘察 311
8.1.3 右岸库区构造切口岩溶渗漏及处理勘察 320
8.1.4 岩溶发育规律及分布特点 327
8.1.5 岩溶地质预报 328
8.2 岩溶渗漏堵排处理 329
8.2.1 概述 329
8.2.2 右岸库区构造切口岩溶防渗堵漏处理 329
8.2.3 右岸下游K40溶洞防渗堵排处理 333
8.2.4 左岸下游灰岩岩溶防渗堵排处理 336
8.2.5 右岸上游灰岩防渗灌浆处理 339
8.3 小结 339
参考文献 340
附录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业务工作简介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