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催化 高立体选择及环境友好的反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Wolf.Dieter Fessner,(美)Tuorleif Anthonsen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8402496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酶筛选现在检测技术中研究影响酶选择性的不同因子, 包括酶构型和不同溶剂影响的推论,到多种制备上的应用。本书一半以上的章节用于阐述用于一些概念性的策略以及适宜的人工理性合成或目的性的修饰不同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酚类化合物、核酸类似物、单糖与低聚糖、亚胺糖、非蛋白氨基酸、蛋白氨基酸、 腈类化合物、羟基酸以及利用Baeyer - Villiger 反应氧化获得的内酯。

1生物转化中的荧光检测技术 1

1.1 引言 1

1.2 乙醇脱氢酶(ADHs)和醛缩酶 1

1.2.1 手性荧光醇脱氢酶(ADH)底物 1

1.2.2 荧光醛缩酶探针 2

1.2.3 转醛醇酶和转酮醇酶 3

1.2.4 烯醇化酶探针 4

1.3 脂肪酶和酯酶 4

1.3.1 固体支持物的检测 5

1.3.2 高碘酸盐的夹子-O底物 6

1.3.3 荧光氰醇酯和羟基酮酯 7

1.3.4 荧光乙酰氧基甲基醚类 8

1.3.5 FRET-脂肪酶探针 9

1.4 其他水解酶类 9

1.4.1 环氧化物水解酶 10

1.4.2 酰胺酶和蛋白酶 11

1.4.3 磷酸酶 12

1.5 拜耳-维立格酶(Baeyer-Villiger酶) 13

1.6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2利用固定化技术提高酶的应用 19

2.1 引言 19

2.2 吸附和静电相互作用力 20

2.2.1 范德华相互作用力 20

2.2.2 氢键 23

2.2.3 离子相互作用力 25

2.3 包埋 27

2.4 共价结合/交联 30

2.5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3表面固定化生物催化剂与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 38

3.1 引言 38

3.2 微反应技术中利用游离酶和固定化酶进行生物催化合成反应 39

3.3 新的微流体固定化酶反应器 40

3.3.1 微反应器设计 40

3.3.2 酶的固定化 41

3.4 乳糖的酶法水解 42

3.4.1 固定化细胞的催化效率 42

3.4.2 乳糖的连续转化 43

3.5 利用微反应技术强化生物催化过程 44

3.6 结论和展望 45

参考文献 46

4非水相溶剂中的蛋白酶活性与稳定性 49

4.1 引言 49

4.2 蛋白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酸酯合成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50

4.3 酶的稳定性和构象 53

4.4 溶剂工程 57

4.5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5有机溶剂中酶构型对脂肪酶立体选择性和活性的重要性 61

5.1 引言 61

5.2 纯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形式及其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61

5.3 为何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添加剂会影响脂肪酶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66

5.4 结论 69

参考文献 69

6利用霉菌干菌丝体直接催化酯化反应:一种具有(位置)选择性、条件温和且高效制备结构多样酯的方法 71

6.1 菌丝体及有机介质中的生物转化 71

6.2 微生物及其筛选 71

6.3 醋酸酯的生产 73

6.4 外消旋醇的立体选择性酯化 75

6.5 外消旋羧酸的立体选择性酯化反应 77

6.6 分离现象及酯化的反应平衡 79

6.7 结论 81

参考文献 82

7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因素:变构效应 84

7.1 如何提供光学纯化合物 84

7.1.1 酶促动力学拆分外消旋混合物 84

7.1.2 拆分中的绝对构型 85

7.2 影响对映体比率E的因素 86

7.2.1 E值是否真的恒定? 86

7.2.2 反应介质对E值的影响 87

7.2.3 酶固定化对E值的影响 87

7.2.4 酶的抑制 87

7.2.5 对映选择性抑制和激活:变构效应 87

7.2.6 R-醇影响CALB的E值 88

7.2.7 E值变化是由于快反应对映异构体还是慢反应对映异构体? 92

7.3 前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93

7.3.1 前手性二羧酸酯的不对称合成:一步法 93

7.3.2 前手性二醇的不对称合成:两步法 94

7.3.3 在不对称合成反应过程中e.e.值是常数吗? 94

7.4 结论 95

参考文献 96

8非天然溶剂中的仲醇动力学拆分 98

8.1 引言 98

8.2 超临界——在生物催化中取代有机溶剂 100

8.3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100

8.4 酰基供体及醇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102

8.5 离子液——环境友好型溶剂,生物催化中的工业技术 103

8.6 依靠N, N'-二烷基咪唑阳离子为媒介的离子液 104

8.7 离子液/超临界双向体系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催化媒介 105

8.8 [bmim][PF6]/SC-CO2系统作为反应的媒介 105

8.9 酰基供体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106

8.10 结论 107

参考文献 107

9生物催化酚类抗氧化剂的油脂化反应策略 110

9.1 引言 110

9.2 材料和方法 111

9.2.1 材料 111

9.2.2 酶催化的酰化过程 112

9.2.3 检测方法 112

9.2.4 脂类的分离提纯及化学结构的测定 112

9.3 结果和讨论 112

9.3.1 有机相中天然抗氧化剂的修饰 112

9.3.2 离子液中天然抗氧化剂的修饰 114

9.4 结论 117

参考文献 118

10生物催化在核苷类似物合成中的应用 120

10.1 引言 120

10.2 糖的化学酶法改造 121

10.3 拆分和异头碳的分离 127

10.4 含碱基修饰的生物转化 129

10.5 核苷合成的转糖苷作用 131

10.6 结论 133

参考文献 133

11一种棘孢曲霉果糖基转移酶在低聚果糖合成中的应用 136

11.1 引言 136

11.2 Pectinex Ultra SP-L中果糖基转移酶的纯化 138

11.3 源自棘孢曲霉的果糖基转移酶酶学性质 140

11.3.1 底物特异性 140

11.3.2 pH和温度的影响 141

11.3.3 化学物质的影响 141

11.3.4 动力学行为 141

11.3.5 低聚果糖的生产 142

11.4 棘孢曲霉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 143

11.4.1 Sepabeads EC-EP作为固定化载体 143

11.4.2 pH和离子强度对固定化的影响 144

11.4.3 应用固定化催化剂合成低聚果糖 146

11.5 利用甜菜浆和糖蜜生产低聚果糖 146

11.5.1 甜菜浆和糖蜜作为低聚果糖合成的低成本原料 146

11.5.2 低聚果糖的分批生产 146

11.6 结论 149

参考文献 149

12乙内酰脲消旋酶:制备光学纯α-氨基酸的关键酶 154

12.1 引言 154

12.2 新型乙内酰脲消旋酶的发现与分子特性 157

12.3 乙内酰脲消旋酶的生化特性 160

12.4 乙内酰脲消旋酶的底物对映选择性和动力学分析 161

12.5 乙内酰脲消旋酶的反应机理 164

12.6 用于光学纯D-氨基酸合成的乙内酰脲消旋酶等重组生物催化剂的设计 167

参考文献 171

13化学-酶法去消旋化 174

13.1 引言 174

13.2 α-羟基酸和β-羟基酸的去消旋化方法 175

13.2.1 利用动态动力学拆分法去消旋化制备羟基酸(水解酶+钌催化的自消旋化反应) 175

13.2.2 羟基酸的双酶法动态动力学拆分方法实现去消旋化 176

13.2.3 利用立体异构反应实现羟基酸的去消旋化 177

13.2.4 微生物催化羟基酸立体异构反应实现去消旋化 179

13.3 α-羟基腈的去消旋化 179

13.4 α-氨基酸的去消旋化 180

13.4.1 利用立体异构反应实现α-氨基酸的去消旋化 180

13.4.2 通过动态动力学拆分法实现α-氨基酸的去消旋化 183

13.5 用于去消旋的有用的酶类 190

13.5.1 氨基酸氧化酶 190

13.5.2 氨基酸消旋酶 194

13.5.3 转氨酶 197

13.6 总结与展望 199

参考文献 199

14丝状真菌来源的腈水解酶 206

14.1 引言 206

14.2 真菌腈水解酶的分布及进化关系 206

14.2.1 分子遗传分析 206

14.2.2 腈水解酶活性的选择和筛选 210

14.3 结构特性 210

14.4 催化特性 213

14.4.1 反应机理 213

14.4.2 底物特异性 214

14.4.3 活性和稳定性 216

14.5 结论与展望 218

参考文献 219

15腈水解酶和腈水合酶催化对映选择性制备非蛋白氨基酸 222

15.1 引言 222

15.2 腈水合酶/酰胺酶催化生物转化 224

15.2.1 氨基腈的保护基团 224

15.2.2 β-氨基腈的对映选择性水解 224

15.3 腈水解酶催化生物转化 228

15.3.1 β-氨基腈的对映选择性水解 228

15.3.2 γ-氨基腈的对映选择性水解 229

15.3.3 腈水解酶的腈水合酶活性 231

参考文献 231

16腈水解酶不对称合成α-羟基酸 234

16.1 光学纯α-羟基酸的形成途径 234

16.2 腈水解酶介导的氰醇的水解作用 235

16.3 双酶法得到光学纯2-羟基酸 237

16.4 交联酶聚合法固定化腈水解酶 237

16.5 双酶偶联中的氢氰化作用和水解作用 238

16.6 与腈水合酶作用相似的腈水解酶 240

16.7 结论 243

参考文献 243

17腈水解-酰胺酶催化反应在超滤膜反应器中的动力学特征 245

17.1 引言 245

17.2 实验设计 247

17.3 温度对腈水合酶-酰胺酶级联体系的影响 247

17.4 连续搅拌超滤膜反应器(CSMR)研究 248

17.5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反应速率、酶稳定性、底物转化率和反应器容量的影响 250

17.6 结论 254

参考文献 255

18酶催化C—C键的形成合成单糖类似物 257

18.1 引言 257

18.2 转酮酶和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的合成 257

18.2.1 DHAP的合成 258

18.2.2 氨基环醇的合成 260

18.2.3 5-D-木酮糖和5-D-木酮糖类似物的合成 262

18.3 改变酵母转酮酶的底物特异性 264

18.4 结论 265

参考文献 265

19醛缩酶催化亚氨基糖类合成中的新策略 268

19.1 引言 268

19.2 DHAP-醛缩酶介导的由N-Cbz-氨基醛类合成的含亚氨基糖类 269

19.2.1 反应介质 269

19.2.2 醛缩酶催化DHAP和N-Cbz-氨基醛的醛基缩合 270

19.2.3 N端保护基团的影响 273

19.2.4 亚胺基糖类化合物的合成:还原胺化作用 274

19.3 6-磷酸D-果糖醛缩酶催化合成亚胺基糖 275

19.4 总结与展望 277

参考文献 277

20氧参与的生物催化不对称氧化反应 281

20.1 引言 281

20.2 氧化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84

20.3 过氧化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86

20.4 脱氢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87

20.5 单加氧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87

20.6 双加氧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91

20.7 其他酶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294

20.8 展望 296

参考文献 297

21第二代拜耳-维立格(Baeyer - Villiger)反应生物催化剂 305

21.1 引言 305

21.2 BVMO酶平台 307

21.3 BVMOs工程化 310

21.4 合成化学中的拜耳-维立格(Baeyer - Villiger)生物氧化反应 313

21.4.1 化学选择性 313

21.4.2 热动力学拆分 315

21.4.3 位置和立体选择性 315

21.4.4 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 318

21.5 立体选择性硫氧化反应中的BVMOs 320

21.6 技术平台发展趋势 321

21.6.1 大规模发酵 321

21.6.2 BVMOs固定化 323

21.6.3 自给自足的融合蛋白BVMOs 324

21.7 展望 325

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