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工业用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1
1.1.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全面铺开 2
1.1.3 发展需要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3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现状及评析 6
1.3.1 国外研究现状 6
1.3.2 国内研究现状 8
1.3.3 研究现状评析 13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
1.4.1 工业用地与工业园区 14
1.4.2 增量土地与存量土地 16
1.4.3 土地集约利用 17
1.4.4 差别化土地政策 17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8
1.5.1 研究思路 18
1.5.2 研究内容 20
1.5.3 研究方法 20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 21
第2章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与产业发展关系一般分析框架 23
2.1 土地利用与经济活动的一般关系 23
2.1.1 土地的基本功能 23
2.1.2 土地利用与工业的关系 26
2.1.3 土地利用与服务业的关系 28
2.2 主导产业选择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29
2.2.1 主导产业的内涵 29
2.2.2 主导产业的特征 30
2.2.3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与主导产业选择的关系 31
2.3 产业布局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33
2.3.1 产业布局的内涵和特点 33
2.3.2 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34
2.3.3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对产业布局的关系 35
2.4 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38
2.4.1 产业结构的内涵 38
2.4.2 产业结构的特征 39
2.4.3 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40
2.5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与产业发展关系总结 43
第3章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演化与评估 45
3.1 2004年以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演化与评估 45
3.1.1 2004年以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文件汇总 45
3.1.2 2004年以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总结 47
3.1.3 2004年以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的不足 51
3.2 2004~2007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演化与评估 51
3.2.1 2004~2007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文件汇总 51
3.2.2 2004~2007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总结 53
3.2.3 2004~2007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的不足 58
3.3 2008~2012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演化与评估 58
3.3.1 2008~2012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文件汇总 58
3.3.2 2008~2012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总结 61
3.3.3 2008~2012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的不足 69
3.4 2012年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演化与评估 69
3.4.1 2012年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文件汇总 69
3.4.2 2012年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总结 70
3.4.3 2012年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的趋势 73
第4章 工业用地绩效的实证分析 74
4.1 工业用地利用绩效及其评价内涵 74
4.1.1 工业用地绩效的内涵 74
4.1.2 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的内涵 75
4.1.3 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目标 75
4.1.4 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的意义 75
4.2 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 76
4.2.1 方法概述 76
4.2.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78
4.2.3 C-D生产函数模型 80
4.2.4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80
4.3 上海市工业用地概况 83
4.3.1 上海市工业用地发展概况 83
4.3.2 上海市工业用地现状特点 84
4.3.3 上海市工业用地利用绩效状况 86
4.3.4 上海市工业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90
4.4 基于乡镇层面的工业用地绩效实证分析 91
4.4.1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的镇域工业用地利用绩效分析 91
4.4.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镇域工业用地利用绩效分析 97
4.5 上海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绩效分析 99
4.5.1 上海市开发区概况 99
4.5.2 基于多因素评价的上海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绩效分析 102
4.5.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上海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绩效分析 109
4.6 工业用地使用权交易方式与开发区企业土地要素产出弹性研究 112
4.6.1 模型假设及数据说明 112
4.6.2 实证分析 113
4.6.3 结论与建议 115
4.7 基于镇域的上海市工业用地扩张与经济社会关系空间计量分析 116
4.7.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116
4.7.2 模型构建及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117
4.7.3 结论 123
第5章 国内外典型城市或地区工业转型发展与规土政策梳理 124
5.1 德国鲁尔 124
5.1.1 鲁尔区概况及工业发展历程 124
5.1.2 工业用地结构转型及转型后的结构特点 125
5.1.3 对上海的经验借鉴 125
5.2 新加坡 126
5.2.1 新加坡城市概况及工业发展进程演化 126
5.2.2 新加坡工业用地情况及变化 128
5.2.3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演化及其特点 128
5.2.4 对上海工业用地发展的启示 131
5.3 纽约 132
5.3.1 纽约城市概况及产业结构变化 132
5.3.2 纽约市产业用地规模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2
5.3.3 纽约工业用地特点分析 133
5.3.4 对上海的经验借鉴 134
5.4 韩国大德科学城 134
5.4.1 韩国大德科学城概况 134
5.4.2 对上海工业发展的启示 135
5.5 中国香港 135
5.5.1 香港城市概况及其产业转型发展 135
5.5.2 香港工业政策的变迁及特点 136
5.5.3 对上海的经验启示 136
5.6 深圳 137
5.6.1 深圳工业发展概况及演化 137
5.6.2 深圳土地改革发展概况 138
5.6.3 对上海工业发展的启示 141
5.7 苏州 143
5.7.1 苏州城市概况 143
5.7.2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及其特点 144
5.7.3 对上海的经验借鉴 145
第6章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设计 147
6.1 政策框架总体设想 147
6.2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统筹管控 148
6.2.1 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产业用地结构 148
6.2.2 土地规划“刚性”与“弹性”并重,统筹规划开发区发展 149
6.2.3 规范规划用途调整,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150
6.3 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精细化管理 151
6.3.1 落实土地年度计划管理、精细化管理,适度控制工业用地规模 151
6.3.2 土地计划指标区域分配差别化 152
6.3.3 土地计划指标产业分配差别化 153
6.4 完善工业用地使用政策 154
6.4.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差别化的工业用地标准和体系 154
6.4.2 控制新增工业用地供应 156
6.4.3 促进存量工业用地二次开发 158
6.5 加强工业用地评估监管 162
6.5.1 建立工业项目用地评估制度,把好项目准入关 162
6.5.2 强化工业用地出让合同监管 163
6.5.3 加强对企业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考评成果的应用 163
6.5.4 完善落后企业退出机制 164
6.5.5 开展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165
6.6 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化的法制建设 166
参考文献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