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史学方法与史学史 3
近代早期欧洲的老年妇女:作为分析范畴的年龄&波琳 3
数字史学: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20年&莫思特 37
作为公共史学的口述史:通过见证来创造和解释过去&康艾琳 60
外交官、公民与跨国网络:21世纪的美国冷战史研究&卢淑贞 7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美国移民政策史研究&韩玲 90
美国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近期研究&包安廉 110
多棱镜下的《大自然与权力》:环境史写作的再思考&慧黛米 134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世界史) 157
东南亚与中国、印度的文明对话:从东南亚文明多样化谈起&程爱勤 157
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社会变迁在丝路交往中的影响&郭云艳 171
统一天下的雄心与力不从心的权力:公元10世纪伊斯兰帝国的权争&贝柯丽 191
英国都铎王室领地探析&张殿清 215
从欧洲自由主义走向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历史的反思&欧保罗 237
二战前日本政党政治探析&连会新 269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北美史) 285
论墨西哥波菲里奥时代的现代化&张家唐 285
布拉塞罗项目期间的美墨跨境劳工组织研究,1948—1955&海安迪 298
美国革命究竟有多革命?从“新军事史”中寻求答案&薄卫恩 330
《独立宣言》阐微&刘研 350
“我们亲爱的家园在此、在彼,无处不在”:论内战前美国的修道院革命&马约夫 364
美国现代化进程论纲:略论“拓荒型”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宋东亮 392
第四部分 世界史教学 413
《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挑战与变革&孙艳萍 413
在21世纪亲历中世纪宗教史:来自朝圣之旅的反思&费凯伯 423
历史教学:芬兰模式及其全球影响力&傅雪仑 450
作为政治的历史知识:中国的美国史书写与教学(1949—2009)&王希 473
作者、编者简介 505
索引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