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1.1 任务概况 1
1.2 任务内容和分工 1
1.3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建议 3
第2章 考察意义和目标 4
2.1 考察背景和意义 4
2.2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简要历史回顾 4
2.2.1 德雷克海峡地球物理考察 5
2.2.2 长城湾水深测量 5
2.2.3 环球重力测量 6
2.2.4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球物理考察 6
2.2.5 普里兹湾地球物理考察 8
2.2.6 罗斯海地球物理考察 9
2.3 考察海区概况 12
2.3.1 普里兹湾附近海域 12
2.3.2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 14
2.3.3 罗斯海 14
2.4 考察目标 16
第3章 考察主要任务 18
3.1 考察区域、测线、站位 18
3.1.1 普里兹湾附近海域 18
3.1.2 罗斯海 18
3.1.3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 18
3.2 考察内容 20
3.2.1 调查工作内容 20
3.2.2 室内工作内容 20
3.3 考察设备 21
3.3.1 测深仪 21
3.3.2 海洋重力仪 22
3.3.3 船载三分量磁力仪 24
3.3.4 海面拖曳式磁力仪 25
3.3.5 反射地震设备 27
3.3.6 海底热流测量设备 29
3.3.7 海底地震仪 29
3.4 考察人员及分工 31
3.5 考察完成工作量 34
3.5.1 水深测量 34
3.5.2 重力测量 34
3.5.3 地磁测量 35
3.5.4 反射地震测量 35
3.5.5 海底热流测量 36
3.5.6 海底地震观测 36
3.6 考察航次及考察亮点事件介绍 36
3.6.1 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 36
3.6.2 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 37
3.6.3 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 37
3.6.4 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 38
第4章 考察主要数据与样品 39
4.1 数据采集的方式 39
4.1.1 水深 39
4.1.2 重力 40
4.1.3 地磁 43
4.1.4 反射地震 45
4.1.5 海底热流 47
4.1.6 海底地震 48
4.2 数据处理的标准与方法 50
4.2.1 水深 50
4.2.2 重力 51
4.2.3 地磁 57
4.2.4 反射地震 63
4.2.5 海底热流 69
4.2.6 海底地震 70
4.3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72
4.3.1 定位与水深 72
4.3.2 重力 73
4.3.3 地磁 75
4.3.4 反射地震 76
4.3.5 海底热流 77
4.3.6 海底地震 78
4.4 数据量统计与总体评价 79
4.4.1 水深 79
4.4.2 重力 82
4.4.3 地磁 83
4.4.4 反射地震 90
4.4.5 海底热流 91
4.4.6 海底地震 93
第5章 主要分析与研究成果 96
5.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演化研究 96
5.1.1 东南极及周围海域 98
5.1.2 西南极及周围海域 98
5.1.3 南大洋的扩张历史和古水深演化 100
5.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的阐述和解释 107
5.2.1 地形地貌特征 107
5.2.2 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反演及与船测重力异常融合 114
5.2.3 布格和均衡重力异常的计算 130
5.2.4 重力异常特征 140
5.2.5 地磁异常特征 148
5.2.6 热流异常特征 155
5.2.7 反射地震层序与沉积地层特征 158
5.3 典型海底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166
5.3.1 普里兹湾岩石圈构造特征 166
5.3.2 罗斯海浅层沉积构造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 177
5.3.3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重力异常的构造含义 188
5.4 主要成果(亮点)总结 195
附件 197
附件1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197
附件2论文等公开出版物一览表 198
参考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