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杨德昌的重要性 3
二、既往的解读与缺失 8
三、重读的理路与意义 15
第一章 格格不入:生命史 23
一、外省人:从大陆到台湾 26
二、异乡人:从台湾到美国 47
三、挑战者:投身新电影运动 52
四、独立者:新电影运动之后 62
第二章 现代性批判:创作核心 83
一、批判:杨德昌的创作理念 86
二、现代性:杨德昌的批判对象 93
三、杨德昌批判思想的三大源泉 99
第三章 空洞的人:精神批判 115
一、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117
二、空虚:意义沦丧及其后果 120
三、孤独:人际疏离及其后果 139
四、精神危机与战后台湾现代转型 151
第四章 堕落的人:道德批判 165
一、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 167
二、底线伦理崩溃与信任重建 170
三、善恶转变与辩证的人性观 191
四、道德危机与战后台湾经济发展 196
第五章“毁人”:教育批判 209
一、现代教育的规训性 211
二、杨德昌与教育体制的冲突 214
三、残缺家庭与粗暴型教育 217
四、专制学校与压迫式教育 231
五、同流社会与功利性教育 241
第六章“骗人”:媒介批判 253
一、现代媒介的双重性 255
二、杨德昌与媒体的冲突 258
三、逐臭与拜金的媒体人 263
四、小说与戏剧的欺骗性 266
五、摄影的灵光效应 273
六、电话的操纵特质 283
七、幻象:电影与电视 287
第七章“杀人”:暴力批判 301
一、现代都市的危险性 303
二、无常之城与失范型自杀 306
三、无情之城与受挫型杀人 317
四、无主之城与青少年犯罪 330
结语 343
一、重申独立的意涵/ 345
二、杨德昌的独特性 348
三、杨德昌的批判实质 354
四、悲剧性的乐观主义 356
参考文献 365
附录一 杨德昌生平年表 377
附录二 杨德昌作品年表 387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