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建设研究 1949-1956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美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031417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1949-1956年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历史反思,分析了其中的成功经验,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失误和不足,最后探讨了这个历史时期的民生建设对于当前推进民生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民生问题是事关治国安邦的根本性问题。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民生建设由此成为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时期新阶段,要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一方面要立足现实,正确处理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回顾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前的民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1949-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的社会变革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战争的废墟上,在恢复发展生产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极其重视民生建设,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为当今民生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3

二、基本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4

(一)民生概念 4

(二)广义与狭义民生 5

(三)民生的内涵与外延 6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界定 8

三、研究现状述评 9

(一)几个突出的民生热点问题 9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一)研究思路 16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17

第一章 新中国民生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 18

第一节 理论渊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理论的继承和扬弃 18

一、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18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18

(二)列宁的民生理论与实践 22

二、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26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民生思想的发展 26

(二)秦汉以后封建社会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1

三、合理借鉴:近代农民和资产阶级民生思想 33

(一)近代农民阶级的民生思想 33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生观 34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生观 35

第二节 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辛探索 40

一、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 40

二、解决土地问题,建立民生第一功 44

三、大力发展生产,确立民生建设的有效途径 49

(一)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民生目标 50

(二)“精兵简政”,克服困难,发展民生的重要前提 52

四、发展社会事业,探索社会保障建设 54

(一)发展文化教育 54

(二)重视妇女权利和医疗卫生建设 56

(三)救助弱势群体 57

(四)创设社会保障 58

第三节 现实困境: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严峻形势 59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困境的原因 59

(一)“劫收”——丧失民心的开始 59

(二)币制改革失败导致物价飞涨——民心丧尽 60

(三)生产停滞,百业萧条 61

(四)难以为继的艰难民生 62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困境的形势 63

(一)农村经济凋敝,农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64

(二)工业基础薄弱,且受到严重破坏 64

(三)失业增加,“包下来”政策造成严重财政压力 66

(四)自然灾害严重,灾民亟待救济 68

(五)庞大的战争开支,导致通货膨胀 69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特点 71

(一)民生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并存 71

(二)民生建设的迫切性与矛盾性同在 72

第二章 新中国民生建设理论的总体构想 74

第一节 民生建设的总体目标:“两个转变” 74

一、“两个转变”的提出 74

二、“两个转变”的辩证关系 77

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经济保障 79

四、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提升 81

第二节 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3

一、转移工作重心,恢复发展经济 85

二、贯彻“四面八方”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 86

三、提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战略构想 90

第三节 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 93

一、统筹兼顾原则的形成及实施依据 94

二、与民生建设相关的几个重要关系 98

(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 98

(二)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105

(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109

第三章 建立稳定秩序:确立民生建设的基本前提 114

第一节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14

一、稳定物价,为统一财经创造条件 114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114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积极措施 117

(三)成功地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的原因 120

二、统一财经,巩固物价稳定 125

第二节 治理失业,救济灾民 126

一、治理失业 126

(一)中国共产党治理失业的指导思想 127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129

(三)实施成效及意义 135

二、救济灾民 136

(一)成立各级救灾组织,把救灾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137

(二)采取各种抗灾救灾措施及时施救 139

(三)抗灾救灾方针的特点 145

第三节 剿匪、禁毒、禁娼,稳定社会秩序 146

一、新区的剿匪斗争 146

(一)剿匪斗争的形势与目的 146

(二)剿匪斗争的方针与策略 148

(三)随时指导剿匪斗争的发展进程 149

(四)剿匪斗争的胜利成果 151

二、禁毒斗争 151

(一)鸦片的毒害 152

(二)旧中国烟毒屡禁不止的原因 153

(三)中共领导的禁烟斗争 154

(四)禁烟斗争成功的原因 156

三、禁绝娼妓制度 159

(一)消灭妓院的两种模式 159

(二)改造妓女的两种形式 164

(三)消灭娼妓制度的成功经验 167

第四章 恢复发展生产:奠定民生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169

第一节 土地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69

一、土改中保护民生的方针政策 169

二、土改取得的民生建设成就 173

(一)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奋斗目标 173

(二)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175

(三)有利的农产品价格和低赋税政策 176

第二节 调整工商业,促进城乡交流 179

一、私营工商业困难原因 180

二、调整私营工商业的措施及成效 182

三、稳定市场,扩大城乡交流 186

第三节 发展文化教育,建立社会保障 190

一、《婚姻法》的制定与实施 190

(一)《婚姻法》的制定 191

(二)《婚姻法》把婚姻自由作为基本原则 193

(三)《婚姻法》体现男女平等及保护妇女权益 194

(四)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和执行 196

二、扫盲运动的开展 199

(一)扫盲运动的开展 200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特点 202

(三)扫盲运动的得失 208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09

(一)建立城镇保险制度 210

(二)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 215

(三)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217

第五章 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确立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 221

第一节 “一五”计划:初步奠定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221

一、“一五”计划的民生内容 222

二、“一五”计划的民生成就 223

第二节 “三大改造”:民生建设的制度基础 224

一、农业合作化的民生动因 225

(一)避免两极分化,使农民摆脱贫困 225

(二)搞互助合作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方法 228

(三)为配合工业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需要 230

二、合作化过程中关注的民生重点 232

(一)检验合作社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增产 233

(二)农业生产是农村压倒一切的工作 235

(三)强调要照顾个体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236

(四)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239

第三节 八大前后新探索:民生建设的新起点 241

一、探索的社会历史条件 241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集中力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41

(二)借鉴苏东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中国更加重视民生建设 242

二、解决三大改造的民生后遗症 245

(一)农业方面 246

(二)手工业方面 247

(三)工商业方面 249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生新问题 252

(一)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52

(二)探索如何解决副食供应不足之道 254

(三)探索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 256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历史反思 25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成功经验 259

一、重视人民利益,时刻警惕腐化堕落 260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263

三、突出公平公正原则,使广大人民普遍受益 266

四、革命与民生建设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26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不足与教训 271

一、过快改变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难以适应 271

二、过多强调政治动员,频繁使用群众运动方式 275

三、过分强调公平,造成公平与效率的失衡 278

四、低水平窄覆盖,造成二元民生 279

第三节 对新时期新阶段民生建设的启示 282

一、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 282

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283

三、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切实的制度保障 285

四、善于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287

结束语 289

参考文献 291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