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乡民的终结新市民城市性积累与市民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兴周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92715
  • 页数:1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珠江三角洲四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证实了新市民的乡民性特征,验证了中国都市乡民问题的客观存在。我们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测量城市性的指标(共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和珠三角四个城市抽样调查数据对新市民城市性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建立了27个回归模型,研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市民城市性获得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还提出了都市乡民终结的路径:走出封闭的都市乡村物理环境、进入持续向上流动的生计通道、逐步拓展次生异质性社会关系网络、学习都市文化并逐步养成市民人格。

第一章 导论:背景、内容和方法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主要内容简介 1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过程 4

一、研究方法 4

二、调查对象 4

三、定性研究 5

四、抽样方法 6

五、调查实施及质量控制 8

六、样本规模及结构 8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 10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10

第二节 乡土社会解体后农民如何终结 12

第三节 新型城市化如何以人为中心 15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的结构性矛盾 19

第五节 从农民、农民工到新市民 23

第三章 都市乡民:新市民城市融入的必经阶段 34

第一节 “城市性”概念界定 34

第二节 都市乡民概念及其由来 38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乡民群体 43

一、失地农民与城中村 43

二、流动人口聚居区 49

三、建筑业农民工 53

四、“宿舍劳动体制”农民工 54

第四节 都市乡民群体的性质和命运 56

一、“毒瘤”论 56

二、功能论 57

三、控制论 58

四、三元社会结构理论 60

第五节 都市乡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性社会群体 64

第四章 中国新市民的“乡民性”特征 68

第一节 隔离性、乡村性的居住生活模式 69

第二节 内向性、初级性的社会交往模式 73

第三节 矛盾性、模糊性的社会身份认同 83

第四节 封闭性、选择性的城市社会融入 87

第五节 持续性、频繁性的乡村社会联系 92

第五章 内卷化:新市民城市化停滞的陷阱 96

第一节 内卷化理论及其由来 96

第二节 “内卷化”概念及其测量 103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交往内卷化”检验方案 106

第四节 “农民工社会交往内卷化”检验结果 110

一、农民工社会交往发展曲线 110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12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12

第五节 刚性约束:都市乡民生活方式 114

一、农民工社会交往内卷化曲线具有“伸平”特征 114

二、农民工社会交往模式的“刚性约束”是都市乡民生活方式 115

三、全面性人的城市化是农民工社会交往“去内卷化”的根本出路 117

第六章 城市性积累:都市乡民终结之路 118

第一节 城市性积累的影响因素假设 118

第二节 “城市性”测量指标体系 119

第三节 新市民“城市性”描述性统计结果 122

第四节 新市民“城市性”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123

一、新市民居住生活模式影响因素 124

二、新市民社会交往模式影响因素 126

三、新市民社会身份认同影响因素 130

四、新市民城市社会融入影响因素 134

五、新市民乡村社会联系影响因素 140

第五节 新市民城市性积累动力机制 144

一、城市规模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4

二、人力资本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5

三、收入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6

四、民族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6

五、进城时间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7

六、居留城市数量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8

七、职业对新市民城市性积累的影响 148

第七章 新市民城市融入及相关政府职能 151

第一节 新市民城市融入路径 151

第二节 新市民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政府缺位问题 154

一、政府在新市民社会支持方面作用非常有限 154

二、多数新市民反映政府失职 155

三、新市民对政府部门人员评价不高 155

四、新市民有不愉快的经历 156

第三节 新市民对政府的期望及相关政策思考 157

一、信息咨询服务 157

二、消除歧视,提高地位 158

三、新市民教育 159

四、成立专门机构 162

五、组织社区活动 164

第八章 结语 166

第一节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 166

一、都市乡民已经成为一个显性化的社会问题 166

二、抽样调查数据证实了中国都市乡民问题的客观存在 166

三、“农民工社会交往内卷化”命题得到证实 166

四、从城市性影响因素可以寻找到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的动力 167

五、城市政府应该承担新市民管理和服务的职责 167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 168

一、新市民城市性发展水平的测量有明显欠缺 168

二、都市乡民的生成机制尚未完全厘清 169

三、基于“都市乡民终结”的市民化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170

参考文献 172

附录:调查问卷 186

后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