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舆情与舆情信息工作 1
第一节 舆情的内涵、要素和分类 1
一、舆情的内涵 1
二、舆情的构成要素 3
三、舆情的分类 7
第二节 舆情信息工作概述 10
一、舆情信息工作的内涵 10
二、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0
三、舆情信息工作制度 14
四、舆情信息工作的社会意义 16
第三节 舆情信息工作者的选派与培训 18
一、舆情信息员的队伍建设 18
二、舆情信息员的基本素质 19
三、舆情信息员的选拔和培养 21
第二章 舆情的监测 23
第一节 舆情监测的必要性 23
一、社会矛盾加剧 23
二、社会信任度降低 24
第二节 舆情监测的现代化手段 25
一、媒体监测 26
二、软件监测 27
三、网站监测 28
四、高校舆情监测平台 31
第三章 舆情的预警 35
第一节 制定危机应急方案 35
一、识别信息的基本类型 35
二、深入挖掘信息的价值 37
三、评估事件的危害程度 39
第二节 关注舆情发展趋势 41
一、事件发生进程 41
二、群众思想的变化 42
三、经验直观预测法 42
第三节 舆情初步引导 43
一、主动发声,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43
二、运用主流媒体引导舆论 44
第四章 舆情信息的收集 46
第一节 舆情信息收集的重点内容 46
一、突发性事件舆情信息 46
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舆情信息 49
三、社会热点舆情信息 49
四、网络舆情信息 50
第二节 舆情信息的收集方法 51
一、传统舆情信息收集方法 51
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法 54
第三节 舆情信息的收集过程 55
一、获取信息 56
二、筛选信息 56
三、梳理归纳 57
四、汇编成文 57
五、“智库”管理 58
第五章 舆情信息的分析 59
第一节 舆情信息的分析方法 59
一、定量研究 59
二、定性分析 65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67
第二节 舆情信息报告的撰写 68
一、写作四要素 68
二、如何使报告具有可读性 72
三、六种报告形式 73
第六章 舆情信息的报送 81
第一节 舆情信息的报送原则 81
一、及时性原则 81
二、真实性原则 82
三、实用性原则 83
四、大局性原则 84
五、前瞻性原则 84
第二节 舆情信息报送的重点内容 85
一、有关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舆情 85
二、有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舆情 86
三、有关社会热点议题的舆情 86
四、有关社会思潮的舆情 87
五、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舆情 88
第三节 舆情信息报送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88
一、普遍与特殊 88
二、上级和本级 89
三、正面与负面 89
四、数量和质量 90
第四节 舆情信息报送的方式与程序 90
一、舆情信息的报送方式 91
二、舆情信息的报送程序 92
第七章 舆情的应对 94
第一节 舆情应对的基本策略 94
一、迅速及时 94
二、戒堵宜疏 95
三、严谨求实 95
四、态度诚恳 95
五、公开透明 96
六、全媒体传播 96
第二节 舆情的分类响应与处置 97
一、快速回应网络民意 98
二、及时引导负面舆论 98
三、建立重大舆情应急机制 99
第八章 典型案例分析 103
第一节 自然灾害类事件 103
案例一 余姚水灾:政府应对的红与黑 103
案例二 镇雄滑坡:不该发生的二次伤害 108
第二节 事故灾难类事件 112
案例一 什邡反钼铜:一场成功的“保卫战” 112
案例二 宁波PX项目:如何挣脱“塔西陀”魔咒 117
第三节 公共卫生类事件 121
案例一 上海毒校服事件:质量监管再敲警钟 121
案例二 广东镉大米:“潜伏”四年的跨省生意 124
第四节 社会安全类事件 131
案例一 河南民警摔婴案:“不曝光则无法治”? 131
案例二 “天价切糕”:政务微博的一次失误 136
第五节 网络舆情事件 139
案例一 雷政富事件:一场网络反腐的胜利 139
案例二 张家川少年发帖被拘事件 142
主要参考文献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