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指导》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娟,汤少武主编;许卓娅,资利萍主审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3162420
  • 页数:1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等,适宜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用。

第一章 幼儿音乐教育概述 1

第一节 幼儿音乐教育 1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1

二、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3

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活动类型 6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 7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 11

三、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类型 13

第三节 国外幼儿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 14

一、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法 15

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 17

三、奥尔夫教学法 19

四、铃木教学法 22

第二章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 26

第一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26

一、发展性原则 26

二、互动性原则 27

三、整合性原则 27

四、差异性原则 28

五、科学性原则 28

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 29

一、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29

二、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29

三、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 31

第三章 幼儿歌唱活动 35

第一节 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35

一、小班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 35

二、中班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 36

三、大班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 37

第二节 幼儿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与选材 37

一、幼儿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 37

二、幼儿歌唱活动材料的选择 44

第三节 幼儿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46

一、幼儿歌唱活动的导入 46

二、教唱新歌 51

三、巩固新歌 53

四、创造性的歌唱活动 55

第四节 幼儿歌唱活动的案例与分析 57

第四章 幼儿韵律活动 63

第一节 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63

一、小班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特点 63

二、中班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特点 64

三、大班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特点 64

第二节 幼儿韵律活动的教育内容与选材 64

一、幼儿韵律活动的教育内容 64

二、幼儿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67

第三节 幼儿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9

一、律动、舞蹈的设计与指导 69

二、音乐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75

第四节 韵律活动案例与分析 76

第五章 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 81

第一节 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81

一、小班幼儿奏乐能力的发展特点 81

二、中班幼儿奏乐能力的发展特点 81

三、大班幼儿奏乐能力的发展特点 82

第二节 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内容及选材 82

一、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内容 82

二、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材料的选择 85

第三节 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86

一、配器原则 86

二、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指导 91

第四节 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案例与分析 93

第六章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 98

第一节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98

一、小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98

二、中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99

三、大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99

第二节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与选材 99

一、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 100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 102

第三节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03

一、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导入 104

二、初步欣赏 105

三、深入欣赏 106

四、创造性的音乐欣赏活动 106

第四节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案例与分析 108

第七章 整合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 113

第一节 音乐教育领域整合的音乐活动案例与分析 113

一、音乐欣赏、打击乐、韵律活动的整合 114

二、歌唱活动、节奏活动、游戏、表演活动的整合 118

第二节 其他教育领域整合的音乐活动案例与分析 122

一、音乐活动与语言的整合 122

二、音乐活动与社会交往的整合 127

第八章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 133

第一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33

一、具体化原则 133

二、诊断性原则 134

三、建设性原则 134

四、全面性原则 134

五、多样性原则 134

第二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35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135

二、活动内容的评价 136

三、活动材料和环境的评价 136

四、活动过程的评价 136

五、活动效果的评价 137

第三节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 137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137

二、随机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38

三、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 138

四、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 138

五、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 139

后记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