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研究对象及其争论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三、研究框架、意义与方法 23
第一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兴起 27
第一节 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条件 28
一、科学技术发展带动工业结构变化 28
二、自由放任主义走向衰落 32
三、社会劳工运动蓬勃发展 37
四、各国民族主义逐渐兴起 40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 42
一、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初期发展 43
二、主要各国国有经济的发展特征 46
第二章 危机与战争中的西方国有经济 51
第一节 一战的“遗产”及其影响 52
一、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极大损耗 52
二、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和生产增长缓慢 54
三、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数量及重要性增长 56
四、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59
第二节 危机和二战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62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后果 63
二、改革的不同对策与国有经济的新发展 66
三、二战时期的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73
第三章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大繁荣 76
第一节 战后西方国有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 77
一、西方国有经济大繁荣的历史背景 77
二、西方国有经济大繁荣的历史因素 85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形成途径 91
一、国家直接投资 92
二、对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 94
三、国家参股方式 94
第三节 战后西方主要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 97
一、战后西方各国的国有化进程 97
二、各国国有经济的发展特点 104
第四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历史作用 110
第四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私有化改革 12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改革的原因与步骤 124
一、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改革的原因 124
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改革的两个阶段 133
第二节 西方主要各国国有经济私有化浪潮 138
一、英国私有化浪潮 138
二、法国私有化改革浪潮 140
三、联邦德国私有化改革浪潮 141
四、意大利私有化改革浪潮 143
五、美国私有化改革浪潮 144
六、日本私有化改革浪潮 145
第三节 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私有化改革的思考 147
一、私有化改革的内涵及其实质 147
二、私有化改革的目的 154
三、私有化改革的成果 156
四、私有化改革带来的问题 160
第五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经营与管理 16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经营管理的基本模式 166
一、英国“传统管理制”模式 166
二、法国“计划合同制”模式 169
三、联邦德国“三权分立制”模式 173
四、意大利“国家参与制”模式 176
五、美国“国有民营制”模式 179
六、日本“高度集权制”模式 182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知名国有企业概况 184
一、英国皇家邮政集团 184
二、法国电力集团 187
三、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188
四、意大利埃尼集团 190
五、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193
六、日本国有铁道公社 195
第六章 西方国有经济发展变迁的认识及启示 199
第一节 对西方国有经济发展变迁的几点总结 200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历史根源 200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属性及其本质 202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规模比重及其产业分布 204
第二节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基本历程与问题 208
一、中国国有经济改革基本历程 208
二、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 215
第三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发展改革的启示 225
一、中西方国有企业改革异同 225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227
附录 239
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