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振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01117882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陈代国祚三十三年,时间短暂,学者们通常把它只看作南朝文学的末尾,一直缺乏专门研究。《南朝陈代文学研究》是系统性研究陈代文学的第一部成果,作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注重把握陈代文学的整体性原则,着力突显陈代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文学特性和历史地位。本书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将陈代文学放在南朝文学、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的全局中系统考察,这种在明确的文学史意识的主导下,既立足本体又不忘外围切入,总揽全局又不乏个案讨论的研究,客观确认陈代文学在南北朝文学向隋唐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推动和深化对南北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研究。在具体研究中,作者突破以个案作家、体裁分类的传统研究方法,抓住对当时文学发展最具影响的因素:侯景之乱、陈代文会活动、南北聘问等,采用专题论述方式,辩证分析陈代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因此而准确地提示了陈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原因。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侯景之乱与陈代文学关系进行深入综合研究,全面探究侯景之乱对陈初社会风尚、士人心态、文化特征等的具体影响,从而深刻揭示这一历史事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同时,对不同政治、经济与

序&林家骊 1

导论 1

第一节 陈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

一 陈代文学的整体研究 2

二 相关个案研究 4

第二节 陈代文学成为独立研究课题的文学意义 6

上编 13

第一章 陈代文学生成的文化背景 13

第一节 陈代文学生成的历史文化环境 13

一 梁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及其影响 13

二 陈代的政局与陈宣帝的北伐 16

三 士族地位的急剧衰退与庶族地位的逐步崛起 18

第二节 梁代文学对陈代文学的影响 20

一 由梁入陈文士是陈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 20

二 梁代文学在创作观念上对陈代文学的影响 24

三 梁代文学在创作风格、创作方法上对陈代文学的影响 26

第三节 陈代文学在发展变化中的新特征 29

一 在创作成就上的新特征 29

二 在艺术技巧上的新特征 31

第二章 陈代学术群体研究 33

第一节 以吴兴沈氏家族为中心的儒学群体 33

一 家学渊源深厚,聚众讲学 34

二 注重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35

三 论辩宗法制度 36

第二节 智?法师的交游与陈代佛学的中兴 39

一 智?法师与陈代王室交游考 40

二 智?法师与陈代文士交游考 41

三 智?法师与陈代佛学中兴 43

第三节 周弘正与陈代玄学 45

一 以周弘正为中心的玄学群体 46

二 注重对《老》、《庄》、《易》的阐发 49

三 尚好清谈雅论 50

第三章 陈代文学的思想倾向 54

第一节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通俗化、审美化倾向 54

一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通俗化 54

二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审美化倾向 56

第二节 陈代文学的娱情性特征 58

第三节 陈代文学的新变意识 60

第四节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64

一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 64

二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65

第四章 “后三国”格局下的南北聘问与文化交流 66

第一节 才辩问对与文化碰撞 66

第二节 赋诗往还与诗文评点 70

第三节 书籍往还与文学交流 72

第四节 聘北使者与北朝风俗的南传 74

下编 79

第五章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文风之变 79

第一节 侯景之乱前的社会风尚与文风 79

第二节 侯景之乱影响下的世风与文人 81

第三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之变 84

一 凄怆之感 86

二 乡关之思 88

第四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文风之变 90

一 对战争的控诉与愤激之情 91

二 羁旅愁思与凄苦之情 93

三 陈初文章体制与题材的变化 95

第五节 侯景之乱后徐陵、沈炯的政治性文书 96

一 虽为代言,颇变旧体 97

二 激昂斗志与慷慨之气 100

第六章 陈代文学群体、文会与文学创作 105

第一节 陈代文学群体与文会活动 105

一 以帝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 106

二 以显贵为中心的文学群体 107

第二节 “赋得”诗的渊源与流变 110

一 “赋得”诗的渊源与体例特征 110

二 梁代咏物诗风影响下的“赋得”诗作 112

三 陈代“赋得”诗的新变 114

四 唐宋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赋得”诗作 119

第三节 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范式及诗学史意义 121

一 陈代文会活动与边塞乐府诗的集中拟作 122

二 按题取义与注重意象描绘相结合 123

三 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创作范式 126

四 陈代边塞乐府诗的诗学史意义 130

第七章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学创作 135

第一节 陈叔宝侍从文人考 135

一 侍从东宫的文人 135

二 狎客群体 138

三 宠妃及宫女 139

四 宗族成员 140

第二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宫体乐府诗的新变 141

一 题材与形式上的变革 141

二 情感表达上的翻新 145

三 对女性美的进一步发掘 147

第三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赋韵诗 150

一 文人雅集与赋韵作诗 150

二 赋韵作诗的体式之辨 152

三 赋韵诗在语言、修辞技巧上的成就 156

第四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风特色 158

一 绮靡艳冶 159

二 深情婉致 161

三 滑稽娱情 163

第八章 陈代文学的文体特色 166

第一节 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与五言诗的律化 166

一 文会活动与五言诗的创作 166

二 文会活动与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 167

三 五言诗的律化 170

第二节 七言诗创作的群体特征与七言歌行诗的成熟 175

一 七言诗创作的群体性特征 176

二 七言歌行诗的成熟 177

第三节 文体的进一步骈化 181

一 骈对精工,四六对增多 183

二 用典丰富,委婉有致 184

三 追求声韵的和谐流畅 185

四 讲究词藻的华美工巧 186

第四节 史传文的文体特点 188

一 行文散体单行,不拘格式 188

二 文风质朴明畅,具有很强的叙事与写人能力 190

第九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陈代文学的地位与作用 194

第一节 对陈代文学的历史批判与理性接受 194

第二节 在创作理念上的地位与影响 199

第三节 在文学内容上的地位与影响 201

第四节 在诗文体制、创作手法上的地位与影响 204

结语 211

附录一 江总生平与诗歌创作 213

附录二 侯景之乱与阴铿诗风之变 222

附录三 论张正见的诗作特色 229

陈代文学编年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