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研究方法 1
1.1 海水环境评价 1
1.2 水质目标可达性预测分析 2
1.3 污染负荷总量调查与评估 3
1.3.1 入境河流污染负荷量 3
1.3.2 陆源产生量估算 4
1.3.3 陆源排放量估算 5
1.3.4 陆源入海量评估 7
1.4 三维水动力模型 10
1.4.1 边界条件 12
1.4.2 初始条件 13
1.4.3 模型验证 13
1.5 污染物跨界输运模型 14
1.6 水质目标下允许排放量计算模型 15
1.7 排污口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17
1.8 海洋生态污染损害赔偿等级划分 18
1.9 海水环境监测方案优化 19
1.9.1 监测站位优化 19
1.9.2 监测指标优化 20
1.9.3 监测频率优化 21
1.10 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估 22
第2章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 23
2.1 海水综合质量 23
2.2 海水富营养化 27
2.3 海洋功能区达标状况 27
第3章 天津市海洋污染清单 30
3.1 陆域河流输入通量 31
3.2 海域污染物跨界输移通量 32
3.3 天津市总氮总磷产生量 34
3.3.1 总氮产生量 34
3.3.2 总磷产生量 37
3.4 天津市总氮总磷排放量 39
3.4.1 总氮排放量 39
3.4.2 总磷排放量 41
3.5 陆源总氮总磷入海通量 43
3.5.1 流域入海通量 43
3.5.2 排污口入海通量 49
第4章 陆源污染总量削减与分配 51
4.1 水质目标 51
4.2 环境容量与削减总量 54
4.3 削减总量分配清单 55
第5章 陆源入海污染总量削减对策措施 58
5.1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建设 58
5.1.1 滨海湿地修复 58
5.1.2 人工鱼礁建设 58
5.2 开展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 61
5.2.1 空间布局优化 61
5.2.2 建立排污收费制度 62
5.3 实施面源污染削减与控制 64
5.3.1 土地退耕和保护性耕种 64
5.3.2 实施动物废弃物管理 65
5.3.3 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 65
5.3.4 构建城市过滤和径流渗透系统 65
5.4 制定海洋污染生态损害赔偿条例 66
5.4.1 海域生态损害赔偿等级 66
5.4.2 损害赔偿评估标准 66
5.4.3 损害赔偿价值计算 68
5.4.4 损害赔偿的形式 68
5.4.5 赔偿金的使用 68
5.5 准确评估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成效 69
5.5.1 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方案 69
5.5.2 实施污染减排的绩效考核 71
参考文献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