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史综述 2
第三节 本书的探索 6
第二章 隐逸思想探析 7
第一节 隐逸概念界定 7
第二节 隐逸思想渊源 8
一 《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9
二 《易经》中的刚柔相济思想 10
三 《易经》中的“贤人”与“隐士” 12
四 《易经》隐逸思想的影响 12
第三节 儒家隐与道家隐 15
第三章 隐逸诗述论 20
第一节 隐逸诗界定 20
第二节 隐逸诗人概念界定 21
第三节 隐逸诗发展简论 21
一 先秦隐逸诗概述 21
二 两汉隐逸诗概述 27
第四章 六朝隐逸探源 30
第一节 时代产物 30
第二节 自然情结 34
第三节 个性追求 38
第四节 生命意识 45
第五节 佛隐合流 48
第五章 魏晋隐逸诗研究 51
第一节 曹魏隐逸诗研究 51
一 三曹隐逸思想及诗作 51
二 玄言与隐逸诗 53
三 竹林七贤与隐逸诗 55
第二节 西晋隐逸诗述论 71
一 朝隐与道隐的矛盾及其调和 72
二 招隐诗 74
三 避世与远祸 77
四 游仙与隐逸 79
第三节 东晋隐逸诗述论 82
一 隐逸的复杂情态 82
二 玄学对隐逸的浸染 84
三 佛教对隐逸的促进 85
四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96
第六章 南朝隐逸诗研究 109
第一节 晋宋之交隐逸诗发展历程 110
一 山水诗与隐逸诗关系 110
二 “山水”情结流变与隐逸诗题材转变 113
三 谢灵运的山水诗与隐逸诗 115
四 “元嘉三大家”隐逸诗比较 124
第二节 齐梁隐逸思潮与隐逸诗创作 127
一 齐梁隐逸诗新变 127
二 齐永明体与隐逸诗创作 129
三 齐梁隐士的诗 134
四 萧氏家族隐逸思想与隐逸诗创作 135
第三节 陈代隐逸诗创作群体 145
第七章 北朝隐逸诗研究 149
第一节 北朝墓志与隐逸 149
第二节 北迁文人隐逸诗 150
结语 154
参考文献 156
附录 六朝隐逸文学系年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