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西方幸福思想轨迹与价值观教育 1
一 幸福史是一面镜子 1
二 作为价值观的西方幸福观轨迹 3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幸福观 6
一 幸福的理想生活 6
二 辩证的幸福 9
三 原子式的幸福 14
四 普罗泰戈拉“人的尺度” 22
第二章 德性与幸福的知识 25
一 探寻幸福的方法 26
二 认识幸福 29
三 善生活的实现 35
四 实践智慧与幸福 40
第三章 道德秩序与幸福 44
一 幸福的构成 45
二 幸福国家的政治理想 50
三 灵魂与幸福 54
四 理念与幸福 59
五 善与幸福 62
第四章 至善与幸福的境界 67
一 亚里士多德“人的三性” 68
二 幸福的意旨 71
三 德性与幸福 76
四 沉思的生活与幸福 80
五 政治活动与幸福 83
第五章 快乐主义幸福观 89
一 昔勒尼派的享乐主义幸福观 89
二 犬儒学派的个人主义幸福观 92
三 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幸福观 97
四 斯多亚派的德性幸福观 104
五 皮浪的享乐主义幸福观 110
第六章 基督教幸福观 114
一 寻求永生的幸福 114
二 神学的德性与幸福 118
三 意志自由与幸福 121
四 对基督教幸福观的审视 126
第七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幸福之争 129
一 理性与自由的幸福观 129
二 洛克幸福论 140
三 利己主义向“整体”幸福观的转变 145
四 休谟幸福论 153
五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融合 161
第八章 法国启蒙思想幸福观 164
一 人生幸福与痛苦的分配 164
二 返璞归真的幸福 168
三 同情心乃促进幸福的美德 174
四 善良意志的幸福 177
五 公意与公共幸福 181
六 霍尔巴赫的德行与幸福 185
第九章 纯粹实践理性与幸福的法则 190
一 幸福属于经验范畴 190
二 责任与幸福 195
三 德性王国的幸福 201
四 目的王国的幸福 205
五 道德律与至善的结合 208
六 对康德幸福学说的审视 213
第十章 功利主义幸福观 219
一 快乐的立法目的 220
二 幸福是否可以量化 224
三 幸福的质与量 227
四 功利主义幸福何以可能 231
五 功利主义与公正 235
第十一章 前马克思幸福观 240
一 作为绝对精神的幸福 240
二 利己主义的幸福 245
三 政治正义对幸福的影响 251
四 人性与幸福 256
五 规章制度与幸福 260
第十二章 新自由主义幸福观 264
一 正义感与幸福 265
二 最不利者的最大幸福 271
三 “资格”与个体幸福 274
四 最低限度国家与理想社会 278
五 新自由主义幸福观的局限 282
参考文献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