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褚葆一 1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舒元 1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 2
第一节 需求 2
第二节 供给 5
第三节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7
第四节 需求或(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 8
第五节 价格机制 11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4
第一节 无差异曲线的意义和特点 15
第二节 预算线 19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 21
第四节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需求曲线 23
第三章 生产成本理论 27
第一节 厂商短期成本 28
第二节 厂商长期成本 32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38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38
第二节 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 40
第三节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42
第四节 厂商的长期均衡 45
第五章 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47
第一节 完全垄断 47
第二节 寡头垄断 52
第三节 垄断竞争 55
第六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 60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60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65
第二篇 宏观经济学&潘英丽 68
第一章 国民收入与财政政策 68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导论 68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75
第三节 财政政策 84
第二章 货币经济的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 88
第一节 货币、银行与货币供给 88
第二节 货币的经济作用 94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01
第三篇 当代西方国家主要经济学说 109
第一章 凯恩斯经济理论(上)&陈彪如 109
第一节 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109
第二节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13
第三节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 118
第四节 凯恩斯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121
凯恩斯经济理论(下) 127
第一节 长期化与动态化 127
第二节 两个剑桥之争 131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 143
第二章 货币主义&胡代光 145
第一节 货币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145
第二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 147
第三节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论 158
第四节 货币主义经济政策 161
第三章 通货膨胀理论&胡代光 171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含义 171
第二节 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 176
第四章 理性预期学派&葛奇 198
第一节 概说 198
第二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200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207
第四节 理性预期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之间的论战 209
第五节 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评价 214
第五章 供给学派&李华淑 217
第一节 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17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 219
第三节 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评价 226
第四节 从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中可以借鉴些什么 231
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曹曼丽 235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35
第二节 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 237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与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比较 248
第七章 发展经济学&谭崇台 253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 253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涵义 255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259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三十年发展的现实 267
第五节 对发展经济学的评价 273
第八章 新制度学派&傅殷才 276
第一节 制度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276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79
第三节 新制度学派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论述 285
第四节 新制度学派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288
第五节 新制度学派的社会乌托邦 290
第六节 新制度学派在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地位 293
第九章 福利经济学&傅殷才 297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97
第二节 旧福利经济学 299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302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危机 310
第十章 美国激进经济学派&吴纪先 316
第一节 战后美国左派经济学说的发展与“激进政治经济学联盟”的诞生 316
第二节 “激进政治经济学联盟”成员的共同立场和基本观点 317
第三节 近年来激进经济学家的较重要论著简介 320
第四节 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对激进经济学派的看法 335
第四篇 当代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理论&王爱珠 336
第一章 苏联经济改革理论 336
第一节 关于苏联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 340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342
第三节 关于所有制问题 343
第四节 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 347
第五节 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 352
第六节 关于分配问题 355
第二章 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理论 357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问题 358
第二节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问题 361
第三节 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366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68
第五节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371
第六节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问题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