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范围与意义 1
二 研究方法 6
三 研究现状 13
第一章 道教沿革及隋唐道教造像概况 16
第一节 道教美术的历史沿革及生发动因 16
一 历史沿革 16
二 生发动因 25
第二节 道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流转 30
一 浓郁的世俗气息 30
二 深厚的本原土壤 31
三 矛盾的心理显现 32
第三节 隋唐道教造像概况 32
一 形制类别及宏观风貌 32
二 文化要素的传播接受 35
第二章 西部地区道教造像的艺术风格 40
第一节 关中、巴蜀文化区域流布与承继 40
第二节 关中、巴蜀区域主奉尊神 42
一 元始天尊 42
二 太上老君 45
三 玉皇大帝 47
四 “三清” 49
五 “四御”和“六御” 51
第三节 关中地区 52
第四节 巴蜀地区 60
一 基本概况 60
二 风格类型 67
三 类型分期 70
第五节 西部地区道教造像的艺术特征 77
一 外师造化 写意写神 88
二 气势雄浑 方圆并蓄 91
三 以实求虚 以神求形 95
四 天成地就 古朴浑厚 97
五 不拘一格 生动活泼 102
六 简繁互补 心像载体 104
第六节 西部地区道教造像的装饰风格 106
一 道教造像的美学内涵 106
二 造像底部的装饰纹样 108
三 造像底座的审美风尚 111
四 造像底座的装饰特点 114
第三章 西部地区道教造像的文化内涵 120
第一节 道教造像的文化意义 120
第二节 道教造像的社会功能 141
一 神灵崇拜 142
二 祈福祥瑞 146
三 驱邪辟凶 150
四 繁衍生息 153
第四章 西部地区道教造像的美学特征 157
第一节 道教造像的审美心理 157
一 多义并存的思维理念 158
二 多元自足的民族基因 165
三 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 174
第二节 道教造像的美学语言 175
一 天人合一 自然和谐 176
二 浑然写意 质拙天淳 178
三 浑朴遒劲 气势昂扬 179
四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80
第三节 道教造像的人文愿景 183
结语 192
一 崇奉升仙长生,借鉴佛教造像 192
二 王权教化荫庇,世俗民间给养 194
三 物质精神并蒂,写意解构共融 197
四 承继优秀文脉,构筑时代精神 199
参考文献 202
一 典籍专著 202
二 论文 206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