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族群影响美国外交 2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4
三、本书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 9
第一部分 族群、游说与美国外交 15
第一章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族群与政治 15
第一节 美国的种族和族群 15
第二节 美国族群的双重认同 26
第三节 族群影响美国外交的方式和特点 34
小结 41
第二章 族群影响美国外交的历史 43
第一节 族群政治力量的萌芽和兴起 43
第二节 族群在冷战期间的表现 48
小结 62
第三章 冷战后族群的活跃与“沉寂” 63
第一节 族群影响力的跃升 63
第二节 激烈的争论:“谁代表美国?” 73
第三节 “9·11”事件后的族群与外交 80
小结 86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 89
第四章 亚美尼亚裔与美国对阿塞拜疆的制裁 89
第一节 《支持自由法》第907章 89
第二节 美国战略利益的变化与第907章 的终止 101
小结 110
第五章 中东欧裔与第一次北约东扩 112
第一节 反对“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113
第二节 别无所求:尽快东扩 123
小结 133
第六章 古巴裔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 136
第一节 《古巴民主法》的出台 136
第二节 《赫尔姆斯一伯顿法》的难产 146
第三节 历史性的转变:从主张制裁到支持接触 156
小结 169
第七章 墨西哥裔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及批准 171
第一节 围绕“贸易促进授权”的博弈 171
第二节 国会批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83
小结 193
第八章 非洲裔与美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政策 194
第一节 对达尔富尔冲突的定性 194
第二节 美国制裁苏丹 202
第三节 议员滋扰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8
小结 211
第九章 印度裔与美印民用核协议谈判 213
第一节 美印开启民用核合作 213
第二节 围绕《海德法案》的斗争 220
第三节 游说国会批准合作协议 228
小结 236
第十章 韩裔和华裔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影响力 238
第一节 美国众议院“第121号决议案” 238
第二节 族群游说与安倍晋三的“拒绝道歉” 255
小结 265
结语 267
族裔组织和专有名词的英文缩写 275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