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1
二 “救恩之塔”:《赫马牧人书》中“塔”的空间形式和救赎意识 9
1.“塔”与空间性语言 14
2.“塔”与空间连续性 19
3.“塔”与救赎的实践 26
三 “外衣”与“荫蔽之所”:典外文献《以赛亚升天记》和《以斯拉五书》《以斯拉六书》的终末意识 41
1.“外衣”与末世意识的展开 50
2.“外衣”与末世象征语言 54
3.“外衣”与存在的谱系 58
4.“荫蔽之所”与末世之死亡 63
5.“荫蔽之所”与末世之永生 67
6.“荫蔽之所”与历史的实体 71
四 “双城记”:护教文学中“城”的形象及其意愿基础 83
1.护教文学与“城”的形象 91
2.世俗之城与诸神的谱系 99
3.罪的“公共性” 105
4.上帝之城与基督的形象 112
5.双“城”的不同意愿基础 118
五 “升阶之歌”:《忏悔录》救赎空间的动感形式 133
1.“上帝是谁”和“我是谁” 136
2.“涕泣之谷”与“升阶之歌” 145
3.“为我们的上帝”及其空间特征 155
4.修辞之恶 163
5.欧斯提亚异象 172
6.记忆与自我 179
7.升阶之歌与frui 186
六 “归家之途”:《哲学的慰藉》中“语言”的存在空间 213
1.失语 220
2.对话 230
3.沉默的回旋 241
4.复调 252
七 结语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81
主要译名对照表 297
牛津札记(代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