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绪言 1
第二 孔子、孟子、荀子及其他诸家 4
第三 《诗》三百五篇及《诗序》 10
第四 西汉之文学批评 15
第五 东汉之文学批评 19
第六 建安时代之文学批评 26
第七 陆机 陆云 30
第八 皇甫谧 左思 挚虞 附李充 35
第九 葛洪 39
第十 范晔 萧子显 附裴子野 44
第十一 沈约 48
第十二 刘勰 55
第十三 钟嵘 66
第十四 萧统 萧纲 萧绎 74
第十五 颜之推 80
第十六 隋代之文学批评及“文中子” 85
第十七 唐初史家之文学批评 89
第十八 刘知几 93
第十九 初唐及盛唐时代之诗论 99
第二十 白居易 元稹 104
第二十一 韩愈 108
第二十二 柳冕 柳宗元 李翱 皇甫湜 李德裕 113
第二十三 司空图 附唐人论诗杂著 120
第二十四 欧阳修 曾巩 127
第二十五 王安石 蔡条 叶梦得 133
第二十六 苏轼 苏辙 张耒 139
第二十七 黄庭坚 147
第二十八 陈师道 范温 154
第二十九 吕本中 韩驹 161
第三十 张戒 167
第三十一 杨万里 姜夔 陆游 173
第三十二 叶适 180
第三十三 朱熹 附道学家文论 184
第三十四 自《诗本义》至《诗集传》 191
第三十五 严羽 196
第三十六 刘克庄 202
第三十七 晁补之 李清照 黄升 208
第三十八 沈义父 张炎 212
第三十九 方回 217
第四十 元好问 223
第四十一 贯云石 周德清 乔吉 228
第四十二 高棅 232
第四十三 李梦阳 何景明 徐祯卿 附李东阳 238
第四十四 杨慎 245
第四十五 谢榛 王世贞 250
第四十六 唐顺之 茅坤 259
第四十七 归有光及“弇州晚年定论” 264
第四十八 徐渭 臧懋循 沈德符 269
第四十九 吕天成 王骥德 275
第五十 袁宏道 282
第五十一 钟惺 谭元春 288
第五十二 钱谦益 293
第五十三 冯班 300
第五十四 陈子龙 吴伟业 305
第五十五 黄宗羲 311
第五十六 王夫之 顾炎武 317
第五十七 侯方域 魏禧 323
第五十八 毛奇龄 朱彝尊 328
第五十九 王士禛 附翁方纲 333
第六十 吴乔 赵执信 343
第六十一 叶燮 349
第六十二 清初论词诸家 355
第六十三 金人瑞 363
第六十四 李渔 368
第六十五 方苞 刘大櫆 373
第六十六 姚鼐 刘开 378
第六十七 纪昀 383
第六十八 沈德潜 388
第六十九 袁枚 392
第七十 赵翼 399
第七十一 章学诚 404
第七十二 阮元 409
第七十三 惲敬 包世臣 413
第七十四 张惠言 周济 418
第七十五 曾国藩 423
第七十六 陈廷焯 429
附录一 《大纲》与历次讲义章节异同表 435
附录二 历次讲义删存及《大纲》再版后记 441
附录三 中国文学批评史授课试题 460
附录四 朱东润先生研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程——以先生自存讲义为中心&陈尚君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