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沙质海岸界定及来源 1
1.1 粉沙质海岸的界定 1
1.2 黄骅港海岸的成因 3
2自然条件 5
2.1 地理位置 5
2.2 风况 7
2.3 潮汐 10
2.4 潮流 10
2.5 波浪 11
2.6 底质 13
2.7 含沙量 15
3泥沙水力特性 20
3.1 试验设备 20
3.2 泥沙起动 24
3.3 泥沙沉降 26
3.4 泥沙沉积 29
3.5 水体挟沙力 29
4泥沙运移特性 31
4.1 悬移质 31
4.2 推移质 34
4.3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层 34
4.4 推悬比 35
参考文献 36
5外航道骤淤量及原因分析 38
5.1 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状况 38
5.2 外航道泥沙淤积原因分析 39
6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统计预报 41
6.1 外航道淤积计算公式 41
6.2 外航道淤积统计特性 45
7外航道淤积量计算 58
7.1 资料整理 58
7.2 骤淤量沿程分布 62
7.3 年总淤积量沿程分布 68
参考文献 69
8整治方案的确定 70
8.1 意见汇总 70
8.2 整治尺度确定 71
8.3 整治方案的确定 78
参考文献 82
9波浪潮流泥沙数值模拟计算 83
9.1 黄骅港海域泥沙运动及航道回淤的数学模型 83
9.2 几次大风天气过程黄骅港外航道回淤计算 88
9.3 关于黄骅港泥沙运动及其航道回淤的讨论 95
9.4 防沙堤掩护范围不同时外航道25年一遇骤淤量估算 97
9.5 推荐整治方案回淤量计算 106
9.6 本章小结 116
10黄骅港航道减淤整治措施的研究手段 117
10.1 现场测验 117
10.2 数值模拟 120
10.3 物理模型 122
10.4 遥感分析 122
11黄骅港整治工程 123
12黄骅港整治工程效果 126
12.1 减淤效果 126
12.2 回淤土可挖性及淤积重心变化 135
12.3 通航水深的改善 146
12.4 本章结论 155
13黄骅港整治工程方案评价 157
13.1 问题的提出 157
13.2 整治工程后沿堤流与离岸流情况 157
13.3 口门局部流场情况 172
13.4 整治后黄骅港运营的变化 179
13.5 本章结论 181
参考文献 181
14结语 182
14.1 研究结论 182
14.2 研究启示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