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孕期检查与管理 3
第一节 妊娠诊断与孕期检查 3
一、妊娠诊断 3
二、孕期检查与保健 5
第二节 孕妇健康教育 8
第三节 助产门诊服务 9
第三章 正常分娩助产服务 12
第一节 住院期间产前检查评估 12
第二节 正常分娩助产服务 19
一、正常分娩产程的监护 19
二、分娩镇痛 36
三、导乐分娩 39
四、医疗文书 46
第三节 安全分娩 48
第四章 异常分娩 52
第一节 产力异常 52
一、子宫收缩乏力 52
二、子宫收缩过强 55
第二节 产道异常 57
一、骨产道异常 57
二、软产道异常 60
第三节 胎位异常 61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62
二、胎头高直位 63
三、前不均倾位 64
四、面先露 64
五、臀先露 65
六、肩先露 66
七、复合先露 67
第四节 异常产程的诊断与处理 68
第五章 高危围产儿 71
第一节 胎儿窘迫 71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复苏 73
第六章 分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77
第一节 胎膜早破 77
第二节 脐带脱垂 79
第三节 子宫破裂 81
第四节 软产道损伤 85
第五节 产后出血 87
第六节 子宫内翻 91
第七节 羊水栓塞 93
第八节 产科休克 97
第九节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9
第七章 产时急救 103
第一节 子痫 103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105
第三节 羊水栓塞 106
第四节 产后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108
第五节 先兆子宫破裂与子宫破裂 110
第六节 忽略性横位 111
第八章 产科常用技术 113
第一节 阴道助产技术 113
一、人工破膜术 113
二、会阴切开缝合术 113
三、顺产接生 115
四、肩难产 116
五、持续性枕后位 118
六、持续性枕横位 121
七、胎头高直位 122
八、面先露 124
九、复合先露 126
十、胎头吸引术 127
十一、产钳术 130
十二、臀位助产术 132
十三、转胎位术 135
十四、毁胎术 139
十五、人工剥离胎盘术 140
十六、宫腔填塞术 140
十七、宫颈裂伤缝合术 141
十八、产道血肿手术 142
十九、宫颈环扎术 142
第二节 引产术 144
一、妊娠中期引产 144
二、妊娠晚期引产 146
三、中孕引产产妇的心理支持 148
四、胚胎(死胎)处理 149
五、围产儿死亡登记 149
六、出生缺陷登记 150
第三节 剖宫产术护理与手术配合 152
第九章 高危妊娠的分娩期处理 156
第一节 早产 156
第二节 过期妊娠 158
第三节 前置胎盘 160
第四节 胎盘早剥 162
第五节 羊水过多 164
第六节 羊水过少 165
第七节 胎儿生长受限 166
第八节 妊娠期糖尿病 169
第九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72
第十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177
第十一节 妊娠合并传染病 182
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82
二、妊娠合并梅毒 184
三、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185
第十二节 多胎妊娠 187
第十三节 死胎 189
第十章 分娩期常用药物 192
第一节 促进子宫收缩药物 192
一、缩宫素 192
二、地诺前列酮栓 193
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 194
四、卡前列甲酯 195
第二节 抑制子宫收缩药物 196
一、硫酸镁 196
二、利托君 196
三、阿托西班 197
第三节 产科急救药物 197
一、产后出血常用药物 197
二、新生儿抢救用药物 198
三、羊水栓塞常用药物 199
第十一章 产褥期处理 201
第一节 正常产褥期的观察与处理 201
一、产褥期观察与处理 201
二、母乳喂养与乳房护理 202
三、产后运动 203
四、产后常见症状及处理 203
五、盆底肌肉康复与指导 204
第二节 异常产褥期的观察与处理 204
一、产后精神障碍的观察与处理 204
二、产褥感染的观察与处理 206
三、晚期产后出血的观察与处理 207
四、产褥中暑的观察与处理 208
第三节 产后随访服务 209
一、产后42天门诊复查 209
二、产后随访 209
三、产后社区服务 211
四、计划生育技术宣教指导 212
第十二章 助产伦理与孕产期相关法规指南 213
第一节 助产伦理与医患沟通 213
第二节 母婴享受的权益和义务 213
第三节 关于终止妊娠的规定 216
第四节 胎盘处理涉及的法律规定 216
第五节 计划生育政策及管理条例 217
第六节 爱婴医院与母乳喂养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