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全集 第24卷 哲学概论 形而上学、价值论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君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0841033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

第三部 天道论——形而上学 3

第一章 形而上学之意义 3

第一节 中文中之形而上及天道之意义与西方所谓形而上学之义之相通 3

第二节 形而上学与知识 4

第三节 形而上学与知识论 9

第四节 形而上学之问题 12

第五节 形而上学之系统性与本部各章之次第 14

第二章 现象主义 19

第一节 现象主义与形而上学 19

第二节 常识中现象主义与纯现象主义 20

第三节 纯现象主义之态度中之理或道 23

第四节 因果观念之超越与外在理由之舍弃 26

第五节 结论 27

第三章 唯一之实有论 30

第一节 超现象主义之形上学——“有”之形上学及“无”之形上学 30

第二节 恒常纯一之唯一实有观之意义 31

第三节 依里亚派齐诺破斥变动与多之论证 34

第四节 齐诺所提问题之答覆及齐诺所提论证之目标 37

第四章 无之形上学 40

第一节 无之形上学所由生 40

第二节 创造之歌及老庄之言 41

第三节 由无出有由有入无之切近义 43

第四节 道家思想中“无”之二义 44

第五章 生生之天道论与阴阳五行之说 49

第一节 儒家之形上学观点 49

第二节 由他家之万物观至儒家之万物观 50

第三节 性与阴阳之相继义 52

第四节 阴阳之相感义 54

第五节 五行与横面之万物之相互关系 56

第六节 五行与纵面的生化历程 58

第六章 理型论 61

第一节 理型论之形上学之特征 61

第二节 形式对质料之独立性与人实现形式之目的性活动 63

第三节 形式之不变性 66

第四节 形式之客观性 67

第五节 实体及变动与四因 70

第六节 潜能与现实 72

第七节 形式及理性的思想与上帝 74

第七章 有神论之形上学 78

第一节 如何了解宗教家神秘主义者之超越的上帝之观念 78

第二节 新柏拉图派之太一观与其所流出之各层次之存在 81

第三节 圣多玛之上帝属性论 84

第四节 西方哲学中上帝存在之论证 87

第八章 唯物论 94

第一节 唯物论与日常生活中之物体 94

第二节 唯物论者之共同主张及物质宇宙之问题 95

第三节 唯物论对于有神论之批评 98

第四节 唯物论与实在论 100

第五节 唯物论之生理心理论证 101

第六节 唯物论之宇宙论论证 105

第七节 唯物论之方法论论证与历史论证 107

第九章 宇宙之对偶性与二元论 110

第一节 中国思想中阴阳之遍在义与交涵义及存在义与价值义 110

第二节 中国思想中之阴阳之论,可根绝西方哲学之若干问题之理由 115

第三节 西方哲学中之二元论之思想之渊源 116

第四节 笛卡尔之心身二元论及心物二元论 118

第五节 心之思想与身体及脑之不同及唯物论之否定 119

第十章 泛神论 126

第一节 二元论之问题与由超神论至泛神论 126

第二节 心身二元论之问题 130

第三节 斯宾诺萨之实体论及神即自然论 133

第四节 心身一元论之说明 136

第五节 附论泛心论 138

第十一章 一多问题与来布尼兹之多元论 142

第一节 一多之问题与中国哲学中一多相融论及心身交用论 142

第二节 一物一太极义及道家之言一 147

第三节 来布尼兹以前西方哲学中对于多之说明之诸说 149

第四节 来布尼兹之多元论——物质观、知觉观与“一单子一世界”之理论 151

第五节 来氏之上帝理论——实体存在之充足理由及可能的世界之选择 156

第十二章 宇宙之大化流行之解释与斯宾塞之进化哲学 160

第一节 大化流行之科学的叙述与哲学的说明之不同 160

第二节 常识与东西传统思想中之大化流行观 161

第三节 传统之东西思想中之世界生成论之比较与科学的进化论所引起之哲学 165

第四节 斯宾塞之进化哲学之根本原理 167

第五节 斯宾塞对于进化现象之最后的解释 171

第十三章 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 173

第一节 绵延、直觉与理智 173

第二节 生命的宇宙观——矿物及动植物之分 177

第三节 智慧与本能 181

第四节 人之理智与同情的智慧及道德宗教 185

第十四章 突创进化论 189

第一节 突创进化论与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之异同 189

第二节 突创进化论之要义 190

第三节 突创进化论之问题 196

第四节 亚力山大之时空观 199

第五节 亚氏之范畴论 201

第十五章 相对论之哲学涵义 206

第一节 常识中之相对论 206

第二节 近代科学中之物理世界观 208

第三节 现代之新物理学之兴起 212

第四节 动静之相对性 213

第五节 时空之相对性 215

第六节 速度及形量质量之计量之相对性 216

第七节 物理世界即四度连续体中之全部物理事之和 219

第八节 物质之实体观念及机械的决定论之否定 221

第十六章 怀特海之机体哲学 226

第一节 怀特海哲学之方向 226

第二节 事与现实存在现实情境 227

第三节 摄握之方式 230

第四节 知觉之两式 233

第五节 具体存在与抽象对象 236

第六节 扩延连续体 238

第七节 存在事物之种类层级差别与自然创进中之冒险 239

第八节 上帝之根本性与后得性 243

第九节 价值之地位 245

第十七章 西方哲学中之唯心论 248

第一节 唯心论与理想主义之意义 248

第二节 西方唯心论思想之渊源 249

第三节 西方近代之唯心论 251

第四节 康德之超越唯心论中之认识的主体观 253

第五节 康德论自然之合目的性与美感及心灵之超越性 258

第六节 康德论上帝之存在与人之道德理性 260

第七节 后康德派唯心论哲学——菲希特之大我论 262

第八节 席林之自然哲学 264

第九节 黑格尔之绝对唯心论 265

第十节 黑氏以后英美之新唯心论之发展 268

第十八章 佛学中之唯识宗之哲学 274

第一节 由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之道路 274

第二节 印度之唯识论中之八识、三性与四缘 277

第三节 实我实法之否定与缘生 282

第四节 境不离识 284

第五节 众生各有阿赖耶识义及阿赖耶识与种子之关系 286

第六节 妄执之起原与执我识 288

第七节 根本无明与转识成智 290

第十九章 中国之伦理心性论之形上学之涵义 295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之宗教思想中之天命观及天意观 295

第二节 中国人伦思想之形上意义 297

第三节 孝友之道为人伦之本及其形上意义 300

第四节 尽心知性以知天之形上学道路 302

第五节 观乎圣人以见天心之形上学 304

第六节 孔孟以下儒家形上学之发展 307

第四部 人道论、价值论 315

第一章 人道论、价值论之意义 315

第一节 中文中之人道论伦理之学及西方之伦理学人生哲学或价值哲学之名义 315

第二节 人生人道之哲学与宇宙或天道之哲学之相互关系 316

第三节 人道论中之价值问题 318

第二章 价值之存在地位(上) 322

第一节 价值一名之所指 322

第二节 价值与存在为同义语之说 324

第三节 以价值与“为人所实际欲望”为同义语之说 325

第四节 快乐之所在即价值之所在之理论 327

第五节 价值为客观事物所具之性质之说 330

第六节 自存之价值性之理论 331

第七节 完全存在与善 333

第八节 价值与存在事物之发展历程 335

第九节 价值为一关系性质之理论 336

第十节 存在事物之和谐关系为价值之所在之理论 338

第三章 价值之存在地位(下) 344

第十一节 心灵之理性的道德意志具本身价值之理论 344

第十二节 以“不存在”为价值实现之条件之价值理论 346

第十三节 具负价值者之超化而成为表现正价值者之理论及悲剧意识 350

第十四节 中国儒家之致中和之理论 352

第十五节 不存在与隐之本身价值 356

第十六节 不和与和之太和 358

第四章 价值之分类与次序 363

第一节 价值纯形式之分类 363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中价值内容之分类 367

第三节 中国思想中善德之阴阳之分与价值之形式的分类 369

第四节 中国思想中之价值之本末之分与价值内容之分 371

第五节 二种价值分类法:相斥之价值分类法与相生之价值分类法 375

第六节 善之价值与心灵之仁智之价值,为一切价值之本之理由 379

第七节 仁德为审美之德及智德之本之理由 381

第八节 价值之本末次序 383

第五章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388

第一节 悲观乐观之情调与思想 388

第二节 乐观主义之理由 390

第三节 悲观主义之理由 392

第四节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之争论,不能有确定答案之理由 396

第五节 悲观态度与乐观态度之价值之衡定 400

第六章 意志自由之问题(上) 405

第一节 意志自由之问题之来原 405

第二节 意志自由之否定论 407

第三节 意志自由之否定论之批评,与意志自由之事实上的存在 409

第四节 意志自由之事实之种种解释,及自然科学知识中之不确定原理等之无助于此问题之解决 414

第七章 意志自由之问题(下) 419

第五节 意志自由之真义,使意志成为原因或自因之自由 419

第六节 心灵之自性与自由 422

第七节 意志自因自由义释疑——心灵受认识对象之规定与自由 423

第八节 过去经验与理想生起之自由 424

第九节 理想之形态内容与自由 426

第十节 超越的外因论与意志自由 427

第十一节 信自由与信因果之调和,及自由之运用之颠倒相 429

第八章 价值选择之原则 434

第一节 选择的自由之肯定 434

第二节 价值选择之质之原则 436

第三节 价值选择之量之原则 438

第四节 具本身价值者高于只具工具价值之原则 440

第五节 心灵生命物质之价值之等差原则 442

第六节 适合原则 445

第七节 次第原则 446

第八节 理性原则及其与以上各原则之关系 448

第九节 超选择之境界 450

第九章 人道之实践 452

第一节 哲学问题之超拔与实践工夫 452

第二节 “自觉我是人”之哲学道路 452

第三节 “由人性之真实表现处自觉我是人”之道 455

第四节 “自觉我是人之一”及我之人性与我性 457

第五节 “自觉我是一定伦理关系中之人”之意义 461

第六节 “职分与所在群体之自觉” 462

第七节 “我之唯一性之自觉” 464

附录:参考书及进一步阅读书籍(除每章参考书附每章之后外,此为全书所关联之书籍,可供读者进一步之阅读者。) 467

附编:精神、存在、知识与人文 495

论黑格尔之精神哲学 497

一、黑格尔之精神哲学在其哲学系统中及近代哲学上之地位 497

二、对黑格尔之自然哲学与逻辑之批评 502

三、对黑格尔之精神哲学之批评标准与同情的理解 505

四、精神之概念为黑格尔哲学之中心概念 511

五、精神为最后实在之自然主义的疑难及其销解 515

六、精神为最后实在之泛客观主义的疑难及其销解 519

七、真理之意义及一切自然主义与泛客观主义哲学之不可能 522

八、总论黑格尔之精神哲学及其主观精神论 527

九、黑格尔之客观精神论 530

十、黑格尔之绝对精神论 533

十一、黑格尔哲学之归约与中国思想 537

述海德格之存在哲学 540

一、导言 540

二、海氏哲学之面貌 543

三、海氏人生哲学的道路 546

四、人生在世之意义与人生存在性相:被发现式 551

五、了解与言说 555

六、日常生活与陷落 558

七、人生之本质与怕惧及怖栗 560

八、死之智慧 563

九、良知罪业感与发决心 568

十、人生之时间性 571

十一、世界与时间 576

十二、人生之历史性 581

十三、海氏形上学之方向 583

十四、真理之本质 585

十五、存有与无 588

诺斯罗圃论东西文化之遇合 592

一、导言 592

二、协调文化冲突之道路 594

三、论文化之着眼点 595

四、组织与内容 596

五、对世界文化之眼光 598

六、英美文化思想 600

七、英国民主之特殊成分 602

八、德国理想主义 603

九、俄国共产主义与希腊中世思想 604

十、西方文化思想意义 606

十一、东方文化之意义 609

十二、现代世界文化问题 611

十三、世界文化之改进原则与世界文化思想之融通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