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5
3 材料 11
3.1 混凝土及钢筋 11
3.2 涂层预应力筋 14
3.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15
3.4 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16
3.5 成孔材料 17
4 结构设计 20
4.1 一般规定 20
4.2 结构内力分析 23
4.3 耐久性 24
4.4 板的计算 26
4.5 梁的计算 27
4.6 受拉钢筋面积的初选 29
4.7 建筑结构设计 30
4.8 桥梁结构设计 32
4.9 特种结构设计 32
5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36
5.1 一般规定 36
5.2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37
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46
6.1 一般规定 46
6.2 预应力度验算 46
6.3 应力验算 48
6.4 变形验算 54
6.5 裂缝控制验算 59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8
7.1 一般规定 68
7.2 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73
7.3 正截面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78
7.4 正截面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9
7.5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2
7.6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88
7.7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及锚固区设计 91
7.8 疲劳验算 97
8 施工阶段验算 101
8.1 一般规定 101
8.2 施工阶段验算 101
9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04
9.1 一般规定 104
9.2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107
9.3 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 113
9.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118
9.5 圆形水池结构抗震设计 120
10 超长结构的预应力设计 124
10.1 一般规定 124
10.2 超长结构设计要点 125
10.3 超长结构线型布置方法 129
10.4 超长结构施工缝设置要求 130
10.5 超长结构构造措施及施工要求 130
11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构件设计 132
11.1 一般规定 132
11.2 预应力叠合构件承载力计算 133
11.3 预应力叠合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35
11.4 预应力叠合构件构造要求 137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造规定 138
12.1 一般规定 138
12.2 先张法构件 139
12.3 后张法构件 140
12.4 无粘结预应力构件 144
12.5 减少约束对预应力构件影响的措施 148
12.6 预应力圆形水池结构的构造要求 149
1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52
13.1 一般规定 152
13.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计算 153
13.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54
13.4 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 154
13.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与构造要求 155
1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及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157
14.1 一般规定 157
1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59
14.3 裂缝宽度验算 166
14.4 挠度验算 169
1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72
15.1 一般规定 172
15.2 预应力损失 172
15.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173
15.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78
15.5 构造要求 179
16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80
16.1 一般规定 180
16.2 构造要求 180
16.3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181
17 有粘结与无粘结混合配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84
17.1 一般规定 184
17.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86
17.3 开裂弯矩计算 191
17.4 裂缝控制验算 193
17.5 挠度验算 196
18 预应力筋的制作、张拉及压浆 198
18.1 一般规定 198
18.2 预应力筋的制作 198
18.3 张拉 200
18.4 灌浆 204
18.5 封锚 206
附录A 城市道路及公路桥梁的作用效应组合及分项系数 207
附录B 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桥梁的荷载效应组合 208
附录C 预应力圆形水池的荷载效应组合 209
附录D 预应力筋材料与设备选用表 210
附录E 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测定方法 211
本规程用词说明 216
引用标准名录 217
条文说明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