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党的纪律检查概述 1
第一节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2
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性质 2
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 3
第二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指导思想 8
一、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 8
二、贯彻纪律检查指导思想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关系 8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12
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恢复与发展 12
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产生方式与领导体制的确定 12
三、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任务 13
四、党的纪律检查法规建设 14
五、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经验 15
第四节 党的纪律与违纪 17
一、党的纪律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7
二、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 19
三、党纪的制定和执行 23
四、违纪的一般理论 27
五、党纪责任和党纪处分 36
第二章 行政监察理论概述 47
第一节 行政监察的概念 47
一、行政监察的概念和特征 47
二、行政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48
三、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 50
第二节 行政监察机关 51
一、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发展概况 51
二、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 53
第三节 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56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监察机关的领导 56
二、上一级监察机关对下级监察机关的领导 57
三、派驻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改革 57
第四节 行政监察职权 58
一、检查权 58
二、调查权 59
三、建议权 60
四、决定权 62
第五节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 63
第六节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的方式 65
第七节 行政监察对象 68
一、行政监察对象概述 68
二、国家行政机关 69
三、国家公务员 74
四、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74
五、行政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管辖的原则和范围 74
第八节 行政监察机关与相关监督机关的工作关系 76
一、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关系 76
二、行政监察机关与人民检察机关的工作关系 78
三、行政监察机关与经济监督机关的工作关系 81
四、行政监察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83
第三章 证据的基本理论 85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85
一、证据的概念 85
二、证据的三要素 86
三、证据的意义 90
第二节 证据的分类 91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92
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本证与反证 93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95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97
第三节 证明、证明要求及证明对象 100
一、证据制度概述 100
二、证明及证明要求 102
三、证明对象 104
第四节 证明责任 107
一、证明责任的历史考察 107
二、证明责任的概念 108
三、证明责任的承担 109
第四章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115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115
一、调查收集证据的概念 115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特征 117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分类 122
四、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23
五、证据的保全 127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 129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29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130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和标准 132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方法 137
第三节 证据的运用 139
一、运用证据的原则 139
二、对各种证据的审查运用 141
第五章 纪检监察证据及其审查运用 150
第一节 纪检监察证据概述 150
一、纪检监察证据的概念 150
二、纪检监察证据的特征 150
三、纪检监察证据的作用 151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分类 152
一、有错证据与无错证据 153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53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54
四、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54
第三节 纪检监察证据分论 155
一、物证、书证 155
二、证人证言 156
三、被调查人的陈述 157
四、鉴定结论 158
五、现场察看笔录 158
第四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160
一、纪检监察证据调查收集的概念和特征 161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 162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 165
四、证据的保全 167
第五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鉴别 167
一、纪检监察证据鉴别的概念和意义 167
二、鉴别证据的内容 168
三、鉴别证据的基本方法 170
第六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运用 172
一、纪检监察证据运用的基本原则 172
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74
第七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证明 175
一、证明的概念和作用 175
二、证明的内容 176
三、证明的过程 176
第八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证明要求 177
一、纪检监察案件证明要求的概念 177
二、证明违法违纪案件的基本要求 178
三、纪检监察案件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179
第九节 纪检监察案件中的证明对象 181
一、纪检监察案件证明对象的概念 181
二、纪检监察案件证明对象的范围 181
第十节 纪检监察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185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185
二、纪检监察案件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186
第六章 违反政治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190
第一节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概述 190
一、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概述 190
二、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构成条件 191
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主要表现 192
第二节 违反政治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 194
一、认定时所需要证明的内容 194
二、认定时所需要的证据材料 195
三、证据调查的基本原则 196
四、证据调查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197
第三节 违反政治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运用 199
一、证据运用的意义 199
二、违反政治纪律案件证据的审查 200
第七章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04
第一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概述 204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概念 204
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表现形式 205
三、处理组织人事类违纪违法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207
第二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 207
一、证据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207
二、证据调查的基本要求 210
三、证据调查的手段 211
第三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运用 213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明要求 213
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的证据审查 214
第八章 违反廉洁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18
第一节 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概述 218
一、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的概念 218
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构成要件 218
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的类型 221
第二节 违反廉洁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 223
一、证据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223
二、证据调查的基本要求 225
第三节 违反廉洁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运用 226
一、违反廉洁自律违纪案件的证明要求 227
二、违反廉洁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审查 228
第九章 贪污贿赂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31
第一节 贪污贿赂行为概述 231
一、贪污贿赂行为的概念 231
二、贪污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 232
三、贪污贿赂行为的主要表现 233
四、几种具体的贪污贿赂行为的特征 233
第二节 对贪污案件的证据调查 240
一、对贪污案件的调查取证方法 240
二、调查取证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45
第三节 对贿赂案件的证据调查 246
一、判定受贿案件必须具备的证据材料 247
二、贿赂案件调查的原则和手段 249
三、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谋略和方法 251
四、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突破口选择 253
五、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具体措施 256
第四节 贪污案件证据的运用 258
一、贪污案件证据的审核鉴别 258
二、运用证据来证明贪污案件 265
第五节 贿赂案件的证据运用 268
一、证据材料不真实的主要原因 269
二、贿赂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270
三、贿赂案件证据的运用 273
第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75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违纪行为概述 275
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行为的概念 275
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 276
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 278
第二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 279
一、收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证据的基本原则 280
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行为证据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280
三、证据调查的手段 283
第三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据运用 284
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明要求 284
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据审查 285
第十一章 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88
第一节 违反财经纪律违纪行为概述 288
一、违反财经纪律违纪行为的概念 288
二、违反财经纪律违纪行为的构成特征 289
三、违反财经纪律违纪行为的种类 290
第二节 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 291
一、对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证据调查的方法 291
二、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调查证据的内容 292
三、对收集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证据材料的要求 293
第三节 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的证据运用 294
一、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证据的审核鉴别 294
二、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证据的具体审查 296
三、违反财经纪律违纪案件证据的运用 297
第十二章 失职、渎职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99
第一节 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299
一、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299
二、应当注意的问题 301
三、失职、渎职行为的主要内容 301
四、失职、渎职行为的一般规定 302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失职、渎职行为及其构成要件 304
一、党组织负责人的失职、渎职行为 304
二、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的失职、渎职行为 304
三、违反有关规定,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的行为 305
四、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属人员叛逃、出走的行为 305
第三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 306
一、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 306
二、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途径 310
三、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取证措施 311
第四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运用 313
一、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鉴别 313
二、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证据的运用 317
第五节 司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调查 320
一、徇私枉法行为的证据调查 320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行为的证据调查 322
三、执行判决、裁定失职行为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行为的证据调查 324
四、私放在押人员行为的证据调查 324
五、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的证据调查 326
六、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行为的证据调查 327
第六节 司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运用 329
一、司法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审查和判断 329
二、司法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运用 333
第七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证据的调查 336
一、案件当事人的交代和说明 336
二、证人证言 340
三、其他证据材料的调查 347
第八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运用 348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审查 348
二、证据在调查阶段的运用 350
三、在处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时证据的运用 352
第十三章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355
第一节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概述 355
一、党员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355
二、侵犯党员权利的表现形式 360
三、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处理 362
第二节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具体表现及构成要件 364
一、侵犯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的行为 364
二、压制申辩、辩护、申诉、作证等的行为 365
三、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的行为 366
四、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367
五、违反劳动管理法律、法规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 369
六、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行为 370
七、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371
八、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 372
九、其他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 374
第三节 侵犯党员权利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375
一、侵犯党员权利案件的证据调查 375
二、侵犯党员权利案件中证据的运用 382
第十四章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387
第一节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概述 387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387
二、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构成要件 388
第二节 几种具体的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 390
一、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行为 390
二、通奸行为 391
三、重婚或包养情妇(夫)的行为 391
四、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391
五、拒不承担抚养教育义务或赡养义务的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 393
六、遇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的行为 394
七、其他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395
第三节 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395
一、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395
二、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证据审查与判断 396
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证据运用 396
第十五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违纪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398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概述 398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一般理论 398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构成要件 399
第二节 几种具体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400
一、进行色情活动的行为 400
二、嫖娼、卖淫行为 401
三、制作、复制、出售、出租、传播淫秽影视书画或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 402
四、观看淫秽影视书画、观看淫秽表演、组织进行淫秽表演的行为 402
五、进行淫乱活动的行为 403
六、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 403
七、涉毒行为 403
八、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 404
九、赌博行为 406
十、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 406
十一、扰乱和破坏生产、交通、工作等秩序的行为 407
十二、搞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生产、工作、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 408
十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408
十四、抢夺党和国家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团体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408
十五、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学历、文凭的行为 408
十六、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行为 409
十七、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行为 409
十八、违反国家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09
十九、违反国家关于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10
二十、违反国家关于保护文物古迹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10
二十一、编造、散播虚假信息或者其他对社会有害的信息的行为 410
二十二、违反有关规定,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411
二十三、包庇行为 411
二十四、被犯罪分子蒙骗而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条件的行为 412
二十五、触犯驻在国家、地区法律、法令,不尊重驻在国家、地区宗教习俗的行为 412
二十六、违反国(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412
二十七、其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413
第三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13
一、证据的调查与核实 413
二、证据的运用 415
第十六章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的司法转换与运用 417
第一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司法移交 417
一、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条件 417
二、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标准 419
三、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管辖 420
四、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程序和效力 422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审查 423
一、纪检监察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的区别 423
二、对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审查 425
第三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运用 429
一、纪检监察证据的立案运用 429
二、纪检监察证据的起诉运用 430
三、法庭调查中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运用 431
第四节 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联合办案问题 434
一、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434
二、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436
三、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联合办案问题 437
第十七章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的不当运用 439
第一节 纪检监察中证据虚假的原因 439
一、纪检监察中证据虚假概论 439
二、从证据的本质属性谈证据的虚假 439
三、纪检监察中各具体证据形式虚假的原因 443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防范 447
一、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一般防范措施 447
二、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具体防范措施 450
第三节 纪检监察中证据的错误运用 454
一、在调查过程中运用证据的错误 455
二、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证据运用的错误 457
第四节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错误运用的防范 460
一、加强纪检监察案件办案人员对正确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重要性的认识 460
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 461
三、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几项特别规则 464
附录 467
一、关于处分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答复 467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发〔2003〕18号 2003年12月31日) 468
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 2010年7月8日) 489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10〕27号 2010年6月9日) 491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10〕23号 2010年5月7日) 492
监察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适用解除处分制度的通知(监发〔2010〕4号 2010年4月14日) 495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 2010年8月12日) 496
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审计署令第19号 2010年1月5日) 497
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20号 2009年7月24日) 498
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 2009年6月17日) 499
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政纪处分规定(监察部令第17号 2009年1月23日) 500
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7〕17号 2007年10月8日) 502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8〕17号 2008年6月6日) 504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8〕23号 2008年7月4日) 506
对《关于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0条的处分批准程序的请示》的答复(中纪法函〔2005〕10号 2005年7月1日) 507
对《关于村委会主任(党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的请示》的答复(中纪法函〔2005〕17号 2005年11月3日) 507
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购买、更换小汽车行为的党纪处理办法(中纪发〔1996〕15号 1996年8月26日) 508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中纪发〔2001〕6号 2001年3月26日) 509
中共中央纪委 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中纪发〔2004〕3号 2004年2月3日) 510
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中纪发〔2008〕15号 2008年5月29日) 512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 2007年6月1日) 514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 2004年11月30日) 521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0号 2006年2月20日) 526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1号 2006年11月22日) 528
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令第14号 2008年2月26日) 531
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令第15号 2008年6月1日) 534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令第16号 2008年6月30日) 537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令第18号 2009年3月25日) 539
人事部关于国家公务员辞职或被辞退后有关问题的通知(人发〔1997〕83号 1997年9月22日) 541
人事部 监察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发〔1999〕100号 1999年8月23日) 541
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4号 1999年11月23日) 542
二、关于信访举报工作方面的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543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纪发〔1993〕8号 1993年8月22日) 544
中央纪委 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接待处理集体上访的暂行规定(中纪办〔1996〕4号 1996年4月24日) 54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中办发电〔1998〕35号 1998年12月29日) 550
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纪办发〔2005〕1号 2005年2月1日) 552
监察部处理电话举报暂行办法(监办发〔1988〕19号 1988年11月12日) 554
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监察部令第3号 1991年12月24日) 555
三、关于查办案件工作方面的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558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纪发〔1994〕4号 1994年3月25日) 559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中纪发〔1994〕4号 1994年3月25日) 564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二款如何理解的答复(中纪法复〔1994〕7号 1994年9月12日) 570
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征求同级党委意见”的规定如何理解的答复(中纪法复〔1995〕3号 1995年1月18日) 570
关于查办案件中需查询或者冻结被调查对象存款时应以监察机关名义使用监察文书的通知(中纪办发〔1999〕17号 1999年12月27日) 571
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 监察部办公厅 总政治部办公厅关于军队纪检机关查询或者冻结被调查对象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纪办发〔2000〕17号 2000年7月21日) 571
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监察部令第1号 1991年11月22日) 572
监察机关在调查处理政纪案件中相互协作配合的规定(监察部令第4号 1992年11月16日) 577
四、关于案件审理工作方面的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579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纪发〔1987〕12号 1987年7月14日) 580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纪发〔1991〕5号 1991年7月13日) 583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同犯错误党员见面的具体办法(中纪办发〔1991〕6号 1991年7月23日) 587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中纪办发〔1991〕6号 1991年7月23日) 588
中央纪委关于如何理解立案检查后需要作出审查结论的案件要移送审理问题的答复(中纪法复〔1993〕1号 1993年6月7日) 590
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监察部令第8号 1999年1月15日)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