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丽红,张明如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3885280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财政支出规模于结构分析,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税收原理,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制度,非税收入,国债理论,政府预算于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政策。

第1章 财政和财政职能 1

1.1 财政现象及财政的概念、特征 1

1.1.1 财政现象 1

1.1.2 财政的概念及特征 2

1.2 政府和市场关系 4

1.2.1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4

1.2.2 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7

1.2.3 混合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 11

1.3 财政职能 12

1.3.1 资源配置职能 12

1.3.2 收入分配职能 14

1.3.3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5

第2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19

2.1 公共物品 19

2.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征比较 19

2.1.2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20

2.1.3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定价 22

2.2 混合物品 24

2.2.1 混合物品的含义及分类 24

2.2.2 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25

2.3 外部效应及其纠正 27

2.3.1 外部效应的含义及分类 27

2.3.2 外部效应的低效率 29

2.3.3 外部效应的纠正 30

第3章 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效益评价 35

3.1 财政支出分类 35

3.1.1 按经济性质分类 35

3.1.2 按财政功能分类 36

3.1.3 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 37

3.1.4 其他分类方法 38

3.1.5 国际分类方法 39

3.2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40

3.2.1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40

3.2.2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 41

3.2.3 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44

3.2.4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特征分析 45

3.3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48

3.3.1 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学说 48

3.3.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一般分析 49

3.4 财政支出的效益及评价 51

3.4.1 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特点及衡量方法 52

3.4.2 成本—效益分析法 53

3.4.3 最低费用选择法 54

3.4.4 公共劳务收费法 55

第4章 消费性支出 57

4.1 社会消费性支出概述 57

4.1.1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57

4.1.2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项目 58

4.2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58

4.2.1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属性 58

4.2.2 行政管理支出 59

4.2.3 国防支出 62

4.3 文教科卫支出 65

4.3.1 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 65

4.3.2 我国文教科卫支出的构成 66

4.3.3 教育支出 66

4.3.4 科学技术支出 68

4.3.5 医疗卫生支出 70

4.3.6 提高文教科卫支出效益的措施 71

第5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75

5.1 财政投资的特点及选择范围 75

5.1.1 投资与经济增长 75

5.1.2 财政投资的含义和特点 77

5.1.3 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78

5.1.4 资产项目类别划分与财政投资的选择范围 78

5.2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80

5.2.1 基础设施及基础设施投资的含义 80

5.2.2 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80

5.2.3 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1

5.2.4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82

5.3 农业支出 84

5.3.1 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重要意义 84

5.3.2 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内容 86

5.3.3 财政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措施和力度 87

第6章 转移性支出 92

6.1 社会保障支出 92

6.1.1 社会保障的概念、特点与职能 92

6.1.2 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94

6.1.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96

6.2 财政补贴支出 110

6.2.1 财政补贴的概念与分类 110

6.2.2 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作用 114

6.2.3 我国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与完善思路 116

6.3 税收支出 119

6.3.1 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119

6.3.2 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20

6.3.3 税收支出的控制 122

第7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26

7.1 财政收入的含义、原则与分类 126

7.1.1 财政收入的含义 126

7.1.2 财政收入的原则 126

7.1.3 财政收入的分类 128

7.2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132

7.2.1 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132

7.2.2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134

7.2.3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137

7.3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139

7.3.1 财政收入结构含义 139

7.3.2 财政收入结构类型 139

7.3.3 我国财政收入结构 141

第8章 税收原理 144

8.1 税收概述 144

8.1.1 税收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144

8.1.2 税收的“三性” 145

8.1.3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区别 146

8.1.4 税收分类 147

8.2 税收原则 148

8.2.1 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148

8.2.2 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149

8.2.3 税收的具体原则 149

8.2.4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152

8.3 税收负担 152

8.3.1 税收负担的含义 152

8.3.2 税收负担的分类 153

8.3.3 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 154

8.3.4 合理的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 156

8.4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157

8.4.1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含义 157

8.4.2 税负转嫁的方式 157

8.4.3 税负转嫁的条件 158

8.4.4 我国的税负转嫁 160

第9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165

9.1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165

9.1.1 收入效应 165

9.1.2 替代效应 166

9.2 税收的经济影响 167

9.2.1 税收的个人劳动供给效应 167

9.2.2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69

9.2.3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174

9.2.4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76

9.3 税收与经济发展 178

9.3.1 税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 178

9.3.2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79

9.3.3 税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182

第10章 税收制度 185

10.1 税收制度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85

10.1.1 税收制度的含义 185

10.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185

10.2 商品课税 190

10.2.1 商品课税概述 190

10.2.2 增值税 191

10.2.3 消费税 197

10.2.4 营业税 202

10.2.5 关税 203

10.3 所得课税 205

10.3.1 所得课税概述 205

10.3.2 企业所得税 208

10.3.3 个人所得税 213

10.4 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220

10.4.1 资源课税 220

10.4.2 财产课税 224

10.4.3 行为课税 225

10.5 我国的税制历史演进和税制改革 227

第11章 非税收入 233

11.1 国有资产分类及收益形式 233

11.1.1 国有资产的概念 233

11.1.2 国有资产分类 234

11.1.3 国有资产收入及其形式 235

11.2 政府收费及其他非税收入 236

11.2.1 政府收费的概念与特点 236

11.2.2 政府收费的理论依据 237

11.2.3 政府收费的构成 238

11.2.4 公共定价的基本方法 239

11.2.5 其他财政非税收入 240

11.3 我国非税收入现状和改革建议 240

11.3.1 我国非税收入现状 240

11.3.2 我国现行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242

11.3.3 我国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建议 243

第12章 国债 246

12.1 国债概述 246

12.1.1 国债的概念与特征 246

12.1.2 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247

12.1.3 国债的作用及分类 248

12.2 国债制度 249

12.2.1 国债制度的概念 249

12.2.2 国债制度的构成要素 250

12.3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252

12.3.1 国债的负担 252

12.3.2 国债适度规模的理论分析 253

12.3.3 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 254

12.4 国债的经济效应 256

12.4.1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实证研究 256

12.4.2 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 257

第13章 政府预算与财政管理体制 259

13.1 政府预算概述 259

13.1.1 政府预算及其分类 259

13.1.2 政府预算的特征 263

13.1.3 政府预算的主要功能 264

13.1.4 政府预算原则 265

13.2 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与决算 266

13.2.1 政府预算的编制 266

13.2.2 政府预算的审批 268

13.2.3 政府预算的执行 269

13.2.4 政府决算 271

13.3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 271

13.3.1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71

13.3.2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273

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278

14.1 分级财政体制与政府间职能划分 278

14.1.1 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278

14.1.2 财政分权的优势与不足 280

14.1.3 我国分级财政体制 283

14.1.4 政府间职能划分 285

14.2 政府间的支出划分 289

14.2.1 政府间支出责任分工基本框架 289

14.2.2 政府间财政支出项目划分 290

14.3 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291

14.3.1 政府间分税的基本原则 291

14.3.2 政府间税种的划分 292

14.4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294

14.4.1 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294

14.4.2 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 295

第15章 财政政策 299

15.1 财政政策概述 299

15.1.1 财政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299

15.1.2 财政政策的目标 300

15.1.3 财政政策工具 301

15.1.4 财政政策的类型 303

15.1.5 财政政策的功能 304

15.2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305

15.2.1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305

15.2.2 财政政策效应 306

15.2.3 财政政策乘数 307

1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08

15.3.1 货币政策概述 308

15.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310

15.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311

15.3.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312

15.3.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314

15.4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315

参考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