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体育文化与体育管理学 1
第一节 体育文化概述 1
一、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
二、体育文化的内涵 3
三、体育文化的价值 4
四、体育文化的特性 11
第二节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体育管理的影响 14
一、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4
二、体育形态、内容、手段方面的差异 15
三、竞技观方面的差异 15
四、体育发展史的比较 16
五、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认同和发展 16
第三节 东、西方体育管理文化的特征 18
一、整体性特征 19
二、协同性特征 20
三、等级观念特征 21
四、情理并重特征 22
五、自我管理特征 23
六、中庸之道特征 24
第2章 东方体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6
第一节 现代体育管理学与阴阳平衡学说 27
一、阴阳学说的来源 27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27
三、体育管理文化与阴阳学说 28
第二节 现代体育管理学与五行生克调控学说 29
一、五行学说的来源 29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29
三、体育管理文化与五行学说 30
第三节 现代体育管理学与“以德为先”学说 31
一、“以德为先”学说的来源 31
二、“以德为先”学说的内容 32
三、体育管理文化与“以德为先”学说 32
第四节 “以人为本”理论 33
一、古人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33
二、现代人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34
三、体育管理文化与“以人为本”理论 36
第五节 系统理论 36
一、古人对系统理论的认识 37
二、现代人对系统理论的发展 38
三、体育管理文化与系统理论 39
第3章 体育管理者的期望与职能 40
第一节 管理者的期望 41
一、管理工作的独特性 41
二、体育管理的本质 42
三、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43
四、管理层次与程序 44
第二节 管理者履行的主要职能 45
一、计划职能 45
二、组织职能 49
三、指挥职能 55
四、控制职能 60
案例分析 65
第4章 体育过程中的战略管理 68
第一节 体育战略预测与管理 69
一、战略预测的基本概念 69
二、体育战略预测的特点 70
三、如何进行成功的预测 71
第二节 体育战略决策与管理 72
一、体育战略决策的特点 73
二、体育战略决策的价值与作用 73
三、体育战略决策的原则 74
四、体育战略决策的程序 75
五、决策方法 77
案例分析 78
第5章 体育工作的管理技术 80
第一节 知识管理技术 81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81
二、知识管理方法的步骤 81
三、知识管理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82
第二节 现代体育管理中的六种基本技术 82
一、精简机构技术 83
二、授权技术 83
三、把握强项管理技术 84
四、义利并重技术 85
五、情理互存技术 85
六、动态管理技术 86
第三节 目标管理技术 86
一、目标管理法的作用 87
二、目标管理法的原则 88
三、目标管理技术在体育管理中的应用 89
第四节 现代体育管理中的六大秘诀 90
一、和谐管理法 90
二、民主管理法 91
三、宽松管理法 91
四、分权管理法 92
五、立威管理法 92
六、制度管理法 93
第五节 排除管理干扰的方法 97
一、排除干扰的概念 97
二、来自领导者自身的障碍及其排除 98
三、体育管理中的障碍及其排除 99
第6章 学校体育的科学化管理 104
第一节 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104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 104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106
三、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 109
四、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111
第二节 体育课程管理 112
一、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112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 113
三、体育课程系统的特征 114
四、体育课程系统的结构 115
五、体育课程管理模式 115
六、体育课程的功能与影响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 116
七、克服体育课程管理中的几个误区 121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 122
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 123
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23
三、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124
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125
第四节 学生课余训练和管理 125
一、我国现阶段学生竞技体育的特点 125
二、目前学生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 126
三、影响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分析 126
四、发展我国学生竞技体育的依据和三个基本观点 127
五、发展我国学生竞技体育的因素分析 128
第五节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131
一、确立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地位 131
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作用 132
三、体育教师的职责与应当具备的条件 133
四、体育教师的培养 134
第六节 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价 136
一、学校体育管理评价的原则 136
二、学校体育管理评价的基本内容 136
三、学校体育管理考核、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137
第7章 现代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管理 138
第一节 竞技体育与人文教育 138
一、竞技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138
二、竞技体育中人文教育的价值 139
三、从运动训练过程看竞技体育与人文教育 140
第二节 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要素 141
一、训练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141
二、训练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142
三、训练管理方法、手段、技术的现代化 143
第三节 现代运动训练的整体化管理 143
第四节 现代运动训练的信息化管理 144
一、运动训练信息化的概念 144
二、运动训练信息化的特征 144
三、实现运动训练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145
第8章 社会体育管理 147
第一节 社会体育概述 147
一、社会体育的特点与功能定位 148
二、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 150
第二节 我国社会体育的组织和管理 153
一、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系统 15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类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154
第三节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 158
一、国内外体育俱乐部发展概述 158
二、体育俱乐部的内涵和主要任务 161
三、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162
第四节 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165
一、以增强体质为目的 165
二、政府支持 165
三、优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机构 165
四、加强俱乐部“自我造血功能” 166
五、因地制宜地发展体育俱乐部 166
案例分析 167
第9章 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168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 168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 168
二、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169
三、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171
第二节 体育产业的特征和分类 174
一、体育产业的特点 174
二、体育产业的分类 175
第三节 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176
一、体育产业经营概述 176
二、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 177
第10章 体育经纪人及其管理 184
第一节 体育经纪人概述 185
一、体育经纪人的概念 185
二、体育经纪人的产生和发展 185
三、体育经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 188
第二节 体育经纪人的管理 189
一、体育经纪人的资格审定 189
二、体育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 190
三、体育经纪人的知识与能力 191
附件 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管理规定 194
附件一 国际足联注册球员经纪人规则 194
附件二 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及转会规则 202
附件三 国际足联比赛经纪人规则 214
案例分析 216
第11章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218
第一节 激励概述 218
一、激励的概念 218
二、激励模式 219
第二节 激励理论的发展 220
一、需要层次理论 221
二、双因素理论 222
三、期望理论 223
四、公平理论 224
五、挫折理论 225
第三节 激励理论在体育管理中的运用 227
一、激励中的“公平”问题 227
二、关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障碍)与排除 228
三、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奖金的“效价”问题 229
四、关于选择奖励的形式问题 229
五、关于信任危机造成的障碍与排除 229
案例分析 230
第12章 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232
第一节 体育人力资源概述 233
一、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233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233
三、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 234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236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236
二、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则 236
第三节 体育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选人与用人 238
一、识人与选人 238
二、用人与育人 239
三、考绩与激励 239
第四节 体育系统职工培训和能力开发 240
一、体育系统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培训特点 240
二、职工培训的内容 241
三、职工培训的目标 241
四、培养方法 242
五、体育系统职工能力开发 243
第五节 职工考评系统 245
一、体育系统不同人员的考评要素 245
二、体育系统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标准参考模式 246
三、体育科技人员业绩评价标准参考模式 247
四、管理者工作业绩评价标准 249
五、非管理者工作业绩评价标准 250
六、业务推销员工作业绩评价标准 251
案例分析 251
第13章 系统与体育系统工程 253
第一节 系统的概述 253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 253
二、体育系统的共性与特性 256
第二节 体育系统工程的分析 257
一、体育系统工程中潜在问题的分析 258
二、体育系统工程目标导向分析法 259
三、体育系统工程的环境分析 260
四、体育系统工程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261
第三节 体育系统工程的任务 264
一、从系统的观点看待体育 264
二、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手段 264
三、体育组织系统的有序性与体育系统的组织化和可控性 264
四、整体观与系统成员行为的关系 265
五、体育系统的功能与建立及时、灵敏、有效的反馈渠道 265
六、研究体育系统工程学的目的 266
案例分析 266
第14章 管理者自我修炼 267
第一节 正人先正己——管理的最小单位 267
一、正人先正己的概念 267
二、自我修炼的五大要素 268
第二节 五项修炼法 269
一、第一项修炼——强化学习 270
二、第二项修炼——激发内驱力 271
三、第三项修炼——建立理念 271
四、第四项修炼——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272
五、第五项修炼——自我超越 273
第三节 思维训练法 273
一、想像力训练法 274
二、标新立异法 275
三、归纳法 275
四、生疑提问法 276
第四节 滋情育思法 276
一、内容与方法 277
二、机理与功效 280
第五节 心理自控训练办法 280
一、情绪反应的生理变化 280
二、健康情绪的训练方法 282
第六节 运动健脑法 287
一、眼球运转振奋法 287
二、松弛集智法 288
三、乒乓敏捷法 290
四、手指运动法 291
五、倒立充“电”法 293
第七节 开发右半脑功能训练法 294
一、内容与方法 294
二、机理与功效 295
三、用脑要则 295
第八节 成功体育管理者的素质 299
一、成功体育管理者的品格 299
二、体育系统杰出领导者的特征 301
参考文献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