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治理观》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子富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623145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四章,配图70余幅,约38万字,书中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瓮安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瓮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强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书稿兼顾瓮安的历史文化沿革和人文地理,以史料、政府权威统计数据和鲜活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场景,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瓮安的风采。

引言 1

第一章 系统治理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11

第一节 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13

一、制度保障县委班子科学决策 13

二、从严治党 “强肌健体” 16

三、化解社会矛盾 重塑党的形象 24

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夯实执政基础 34

五、占领意识形态高地 巩固执政地位 39

第二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0

一、完善行政决策制度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51

二、抓发展消除民怨 靠发展凝聚民心 58

三、创新“区镇合一”体制 整合行政资源 75

四、“一事一议”开创农村治理新篇章 78

五、保住绿水青山 建设生态文明 82

第三节 人大政协依法监督 86

一、发挥法治建设职能作用 87

二、提升代表委员履职能力 90

三、监督制度废、改、立 97

四、强化刚性监督 98

五、民主监督凝聚合力 107

第四节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 110

一、人民团体发挥桥梁作用 113

二、民间组织融合调解 131

三、各界人士良性互动 136

四、大众传媒凝聚正能量 139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144

第二章 依法治理 营造法治环境 147

第一节 加强法治建设领导 149

一、法治建设领导机构 149

二、党内法治建设制度 150

三、法治工作机制 152

四、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能力 153

第二节 严格执法 扎牢平安“篱笆” 155

一、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155

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160

三、强化国土资源监察执法 162

四、创建刑释解戒和社区矫正模式 165

第三节 公正司法 增强司法公信力 169

一、开门收案 “阳光立案” 170

二、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 172

三、司法监督问责制度 176

四、行政执法审查制度 176

五、提供法律援助 保护合法权益 177

六、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除 树立民主人权典范 179

第四节 全民守法 弘扬法治精神 184

一、普法打牢全民守法基础 184

二、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189

三、组建法治宣讲队伍 巩固法治教育阵地 191

四、创建法治县 提升法治科学化水平 196

第五节 打造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98

一、“五铁”举措从严治警 199

二、“三位一体” 净化“三圈” 204

三、“三进三同” 历练队伍 206

四、培养选拔使用法治人才 211

五、心系群众 鱼水相依 214

第六节 抓住“关键少数” 引领发展方向 217

一、明确用人导向 坚持干部标准 218

二、严格选拔程序 选准“关键少数” 219

三、干部一线培养 充实一线力量 221

四、干部跟踪考察 规范监督制约 225

第三章 综合治理 夯实执政基础 229

第一节 树立德治理念 强化道德约束 232

一、创建道德讲堂 发挥德治教化功能 234

二、注重平等尊重 实施“柔性治理” 240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全社会德治共识 242

第二节 调节利益关系 维护社会公平 245

一、政府让利于民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246

二、合力打击恶意欠薪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50

三、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政策保障 253

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 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 258

第三节 引导“两新组织”发展 增强党的凝聚力 260

一、党建带群建 加强群众基础 260

二、党群优势互补 硬件设施共享 262

三、发展“两新组织” 整合社会资源 264

第四节 协调社会关系 推进包容发展 265

一、维护群众权益 实现社会稳定 267

二、发挥社会组织协调作用 提升社会自治能力 268

三、搭建直通交流平台 增强与人民血肉联系 269

四、建立联动机制 形成调解合力 271

第五节 协商互动机制 织牢平安网底 273

一、“六联”互动机制 273

二、“双联”指挥机制 276

三、实时控制警务模式 278

四、城乡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 279

第六节 增强改革发展能力 释放改革发展红利 281

一、转变政府职能 增强适应能力 281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打牢改革发展基础 285

三、明确改革方向 破解发展难题 287

四、发展凝聚人心 促进社会和谐 290

第七节 探索维护公共安全路子 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 295

一、协调社会共同参与 构筑公共安全体系 295

二、推进平安瓮安建设 健全立体防控体系 300

三、应急决策统分有序 以统为主 302

四、应急处置统一指挥 高效运转 303

五、强化应急宣传教育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308

第四章 源头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 311

第一节 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314

一、以人为本 民生至上 315

二、发挥检察职能 守护公平正义 336

三、建立可视化指挥平台 人防技防一体化建设 338

四、警务“本土化” 警民水乳交融 339

五、创建“和谐四区” 携手奔向小康 340

第二节 预防为主 调解优先 346

一、“三位一体”调解机制 形成整体合力 346

二、“三级联动”信访机制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354

三、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355

四、推行“十进园区” 营造发展环境 356

五、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实施“三位一体”帮教 358

六、共驻共建 双向监督 359

第三节 从事后处置向事前掌控转变 360

一、依靠“千里眼”“顺风耳” 治安信息网络全覆盖 360

二、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张开高清视频监控“天网” 361

三、全天候网格式巡逻 遏制可防性案件发生 361

四、创建特警队伍 打造维稳“尖刀” 362

五、建立“缓冲区” 排除“引爆点” 363

第四节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预防引发社会矛盾 365

一、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避免“一把手”决策任性 366

二、设立法律顾问制度 避免偏离法律轨道 367

三、风险评估审查备案 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367

四、社会稳定风险等级管理 科学运用风险评估结果 368

五、重大决策终身责任制 终结“拍脑袋”工程 371

第五节 建立政策社会监测体系 完善自我修复功能 372

一、建立政策解读机制 扩大群众政策共识 373

二、强化舆情监测 作出灵敏反应 374

三、面对面问政 压力变动力 375

四、民生政策监测 确保民生至上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