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立项目的 1
二 研究基础 4
三 研究方法 8
第一章 傣族的水崇拜 10
第一节 水崇拜与创世纪 11
第二节 水崇拜与大迁徙 13
第三节 水崇拜与图腾信仰 16
第四节 水崇拜与民族节日 20
第五节 水崇拜与水文化 23
第二章 纯朴的生态观 26
第一节 “竜林”是傣族传统的自然保护区 27
第二节 “竜林”是用之不竭的绿色水库 28
第三节 “竜林”是植物多样性的储存库 31
第四节 “竜林”是地方性小气候的调节器 33
第五节 “竜林”是农林病虫害之天敌繁殖基地 35
第六节 “竜林”是预防风火寒流的自然屏障 36
第七节 “竜林”是傣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 37
第三章 悠久的稻文化 41
第一节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一大族群 42
第二节 傣族先民属古代百越族群 43
第三节 傣族先民是亚洲及世界最早种植栽培稻的民族 46
第四节 傣族先民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 47
第五节 “稻”的古代汉语“秏”“膏”“糇”与现代傣语同源 50
第六节 傣族传统稻作技术的进步 52
第四章 竹楼文化与水患 58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高脚竹楼 59
第二节 傣族居住形式的演变 61
第三节 关于竹楼的传说 64
第四节 原始宗教在竹楼中的反映 66
第五节 封建等级制在竹楼建筑中的反映 67
第六节 竹楼材料防腐防蛀经验 69
第七节 竹楼卓越的抗洪功能 72
第五章 水利灌溉在傣族历史上的作用 81
第一节 水利灌溉事业对于从刀耕火种过渡到水田栽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81
第二节 犁耕农业,兴建堤坝,为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82
第三节 以水利灌溉事业为主的公共事务的实行,是家族公社转变为农村公社的决定性条件 84
第四节 水利灌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经济及政治条件 87
第五节 以灌溉工程为主的“甘曼”“甘勐”公共事务,巩固了农村公社制 89
第六节 经营水利是土司政权求得稳定的一项重要事业 91
第六章 农业祭祀求雨 93
第一节 农业祭祀求雨是召片领的重要政事活动 93
第二节 召片领的祭祀大典——祭“竜南” 95
第三节 召勐海的“贺先”求雨 103
第四节 召勐捧命克木人求雨 106
第七章 传统水利灌溉系统 108
第一节 西双版纳的水系与盆地 108
第二节 景洪坝的传统灌溉系统 112
第三节 勐海坝的传统灌溉系统 117
第四节 勐腊坝的传统灌溉系统 120
第八章 传统灌溉管理制度 124
第一节 垂直严密的管理体系 126
第二节 领主政权的重要职能 129
第三节 科学严格的检查验收 131
第四节 公平合理的分水制度 133
第五节 封建领主的治水法规 135
第六节 定期巡视与突袭结合 138
第七节 职官薪俸来自农田 139
第八节 领主收入与水利密切相关 142
第九章 传统灌溉设施的应用科技 144
第一节 传统测量技术 144
第二节 传统挖沟技术 147
第三节 传统渡槽建筑技术 151
第四节 传统筑坝技术 152
第五节 传统沟渠质量检验技术 156
第六节 传统分水技术 159
第七节 传统提水抗旱技术 163
第十章 傣族灌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166
第一节 召片领对山区民族的统治 166
第二节 山区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 170
第三节 刀耕火种与生态环境保护 175
第四节 发挥山坝优势 促进经济互补 183
第十一章 泰北水利考察见闻——兼与西双版纳的比较 186
第一节 兰纳与西双版纳均以稻田命名 186
第二节 一世兰纳国王召芒莱是西双版纳四世召片领的外孙 187
第三节 共同的语言文字及宗教信仰 188
第四节 水利的灌溉与管理 190
第五节 向泰国学习 192
第十二章 四十余年水利建设成就 194
第一节 引灌工程 网状纵横 195
第二节 蓄水工程 星罗棋布 199
第三节 水电建设 硕果累累 203
第四节 河道整治 初见成效 208
第五节 水利管理 逐步完善 209
第十三章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对策 212
第一节 面临的严峻挑战 212
第二节 对策建议 215
第三节 恢复生态 大有希望 223
后记 227
学术年表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