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事保护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3
第一节 著作权及其刑事保护的缘起与发展 3
一 著作权的产生与发展 3
二 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缘起与发展 4
第二节 网络数字技术的演进与著作权的扩张 8
一 网络数字技术的演进 8
二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 11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现状 18
一 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历史回顾 18
二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新特点 19
三 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现状 24
四 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司法现状 26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事保护面临的挑战 30
一 理论根基的动摇 31
二 知识霸权的压制 32
三 刑法改革的迷茫 34
四 司法运行的障碍 39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理论基础 45
第一节 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理论基础 45
一 著作权的正当性 45
二 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必要性 49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事保护的正当性质疑 56
一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扩张的正当性危机 56
二 网络著作权正当性危机对其刑事保护正当性的影响 73
第三节 利益考量视野下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正当性分析 82
一 利益考量视野下网络著作权正当性的养成 83
二 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必要性的法理考察 90
三 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妥当性的经济分析 94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域外著作权刑事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97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应对 97
一 “因特网条约”的诞生 97
二 “因特网条约”的主要内容 98
三 “因特网条约”与网络著作权的刑事保护 99
第二节 域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调整 100
一 美国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演进 100
二 欧盟国家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回应 109
三 日本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的立法发展 118
第三节 域外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立法的比较与启示 121
一 域外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立法的比较 121
二 域外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立法的启示 129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犯罪争议问题探讨 135
第一节 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害刑事责任 135
一 网络服务商的类型及其责任风险 135
二 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害责任之争 138
三 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著作权侵权的典型案例 141
四 P2P技术下网络服务商著作权侵害之刑事责任 149
第二节 搜索引擎引发的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问题 158
一 搜索引擎的技术解说 159
二 搜索引擎运作中所涉行为的初步审视 161
三 网页快照行为著作权侵权问题的思考 164
四 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评价 169
第三节 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行为的刑法规制 181
一 我国著作权技术措施刑法保护的困境 181
二 域外规避著作权技术措施行为的刑法规制比较 184
三 规避技术措施行为刑法规制的理论根据 189
四 我国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刑法规制建言 192
第四节 私人复制分享行为的刑法考量 194
一 私人复制分享行为与合理使用的关系 194
二 私人用户复制分享行为的刑事司法实践 201
三 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分享行为刑事责任的再思考 203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刑法防控的对策 211
第一节 我国当前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观念的实证调研 211
一 实证调研的基本情况 211
二 被调查对象的网络著作权意识现状 213
三 被调查对象对于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态度 216
四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估 219
五 对于网络著作权刑事保护效果的预期 222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事保护的原则 223
一 适时性原则 223
二 必要性原则 225
三 可行性原则 226
四 利益平衡原则 227
五 适度性原则 228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合理化的途径 230
一 网络著作权刑法立法模式的完善 230
二 网络著作权犯罪罪名体系的构建 235
三 网络著作权刑法保护范围的确定 236
四 网络著作权犯罪刑罚配置的优化 245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保护刑事司法配套机制的完善 251
第一节 网络著作权犯罪诉讼程序的完善 251
一 网络著作权犯罪追诉方式的重构 251
二 网络著作权案件三审合一模式的探索 256
三 网络著作权犯罪管辖制度的完善 262
第二节 网络著作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完善 273
一 “两法”实体规范的衔接 274
二 “两法”程序机制的衔接 276
主要参考文献 287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