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渊源、成就和方法论 1
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2
理论溯源和生成背景 8
指导原则和方法论 13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21
理论逻辑的起点 历史经验的结晶 22
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26
推进共享发展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35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37
三、体制改革的规律性、优越性、艰巨性 42
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认识的来龙去脉 43
社会主义改革的机理和特点 47
中国深化改革的基本经验 59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排除各种干扰 6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理、优势和风险 66
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认识市场经济的活力 67
生产社会化规律沟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71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市场原教旨主义 79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兴利除弊 83
五、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活力和面临的挑战 91
经济全球化凸显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92
中国必须通过对外开放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103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挑战和机遇 109
以“厚植开放”理念为指导再上新台阶 114
六、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0
从沉重的历史代价中认识“初级阶段” 1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 127
扫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误区 134
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分阶段发展规律 143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49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根基及内在关系 150
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公有为主体、国有为主导 155
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166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69
八、基本分配制度和新民生观、消费观 188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189
深化两次分配改革 防止扩大两极分化 194
新民生观是对基本分配制度的深化和完善 200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消费的良性循环 204
九、五大发展理念 崇尚“第一动力” 215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 216
科学技术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218
崇尚创新:认识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 223
善于发挥先发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方略 225
十、协调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创新 234
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 235
实现农业“两个飞跃”和高端生态现代农业 2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245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 249
十一、绿色发展和系统保护生产力 257
总结历史经验 顺应自然规律 258
绿色发展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经济方式 266
大力发展和系统保护生产力互动的理论创新 270
具体分析系统保护生产力的要津和方略 275
十二、治国理政、新常态大逻辑和整体经济学 281
以普遍联系思维树立整体经济学观念 282
理解治国理政需要立足于历史大逻辑 284
以新常态导向推进经济科学创新 288
整体经济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