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 供中药学 本科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守颖,崔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7225373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第三轮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一个分册。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以选择体现中医基本治法及国家中医师、中药师考试要求的常用中成药编写。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论述了中成药的基本知识;各论主要按照治法分为解表、泻下等20章,共选成药300余种,每种正药介绍出处、处方、制法、性状、功用、主治、方解、临床应用、药理研究、用法与用量及其他剂型等内容。

总论 1

第一章 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中成药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4

第一节 中成药的命名 4

一、以药物组成命名 4

二、以主要功用命名 5

三、以主治命名 5

四、以组成、用法、制剂等特点命名 5

五、以取类比象法命名 6

六、以处方来源命名 6

七、中药新药的命名 6

第二节 中成药的分类 7

一、按功效分类 7

二、按剂型分类 7

三、按病证分类 7

四、按临床各科分类 8

五、按笔画拼音分类 8

第三章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则治法 9

第一节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9

第二节 中成药的治则治法 10

一、治病求本 10

二、扶正祛邪 11

三、调整阴阳 12

四、因地、因时、因人而治 13

第四章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6

第一节 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 16

一、正确选药 16

二、配伍应用 17

第二节 中成药的用量与用法 19

一、剂量 19

二、用法 19

第三节 中成药的用药禁忌 20

一、饮食禁忌 20

二、妊娠禁忌 20

三、配伍禁忌 20

第四节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21

一、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类型 21

二、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1

三、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 22

四、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23

五、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告 24

第五章 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 26

第一节 中药材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 26

一、品种 26

二、产地 27

三、采收 27

四、药用部位 27

五、炮制 28

六、贮藏保管 28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 29

一、浸提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29

二、精制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29

三、浓缩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29

四、干燥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0

五、灭菌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0

六、辅料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0

七、生产及质量管理对中成药药效的影响 31

第三节 中成药剂型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 31

一、中成药常用剂型 31

二、中成药剂型的特性 34

三、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35

第四节 中成药的储存、保管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 36

第五节 中成药的应用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36

一、“辨证施治”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6

二、剂量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7

三、配伍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7

四、服药时间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7

五、饮食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7

六、依从性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38

第六章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39

第一节 中成药新药的概念与分类 39

一、中成药新药的概念 39

二、中成药新药的分类 39

第二节 中成药新药研究的程序与基本内容 41

一、中成药新药研究的程序 41

二、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内容 43

第三节 中成药新药研发的选题与处方来源 44

一、中成药新药研发的选题 44

二、中成药新药研发的处方来源 47

第四节 中成药新药药学研究 48

一、处方 48

二、制备工艺 50

三、质量标准 55

四、质量稳定性 57

第五节 中成药新药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 58

一、中成药新药药效学研究 58

二、中成药新药毒理学研究 62

第六节 中成药新药的临床研究 64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概念和意义 64

二、临床试验的分期与设计要点 65

三、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67

四、临床试验的监督管理 67

第七章 已上市中药的变更与再评价 71

第一节 已上市中药的变更 71

一、变更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71

二、变更研究的基本原则 72

三、变更研究的基本要求 72

第二节 已上市中药的再评价 73

一、已上市中药再评价的法律依据 73

二、已上市中药再评价的必要性及科学意义 74

三、国家对已上市中药再评价的举措 74

各论 77

第八章 解表中成药 77

第一节 辛温解表类 77

九味羌活丸 78

桂枝合剂 78

正柴胡饮颗粒 79

第二节 辛凉解表类 80

银翘解毒丸 80

桑菊感冒片 81

羚羊感冒片 81

第三节 扶正解表类 82

参苏丸 82

第九章 表里双解中成药 85

葛根芩连片 85

双清口服液 86

防风通圣丸 86

第十章 泻下中成药 88

第一节 寒下类 88

通便宁片 88

当归龙荟丸 89

复方芦荟胶囊 90

第二节 润下类 91

麻仁丸 91

苁蓉通便口服液 92

增液口服液 92

第三节 峻下类 93

舟车丸 93

第十一章 清热中成药 95

第一节 清热泻火类 95

牛黄上清丸 96

黄连上清丸 97

一清胶囊 98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 99

牛黄解毒片 99

清热解毒颗粒 100

连花清瘟胶囊 101

芩连片 102

清热解毒口服液 103

第三节 清脏腑热类 103

龙胆泻肝丸 103

茵栀黄口服液 105

清胃黄连丸 106

黛蛤散 106

第十二章 祛暑中成药 109

六一散 110

藿香正气水 110

保济丸 111

甘露消毒丸 112

清暑益气丸 113

第十三章 温里中成药 115

第一节 温中祛寒类 115

理中丸 115

小建中合剂 116

香砂养胃丸 117

第二节 回阳救逆 118

四逆汤 118

第十四章 止咳化痰平罐中成药 121

第一节 散寒止咳类 121

通宣理肺丸 121

杏苏止咳颗粒 122

第二节 清肺止咳类 123

清肺抑火丸 123

蛇胆川贝液 124

急支糖浆 125

橘红丸 125

第三节 润燥止咳类 126

养阴清肺丸 126

二母宁嗽丸 127

第四节 止咳平喘类 128

小青龙合剂 128

桂龙咳喘宁胶囊 129

止嗽定喘丸 130

降气定喘丸 131

人参保肺丸 132

苏子降气丸 133

固本咳喘片 134

第十五章 开窍中成药 137

第一节 凉开类 137

安宫牛黄丸 137

局方牛黄清心丸 139

清开灵口服液 140

紫雪散 141

第二节 温开类 142

苏合香丸 142

第十六章 补益中成药 145

第一节 补气类 146

四君子丸 146

补中益气丸 146

参苓白术散 147

第二节 补血类 149

四物合剂 149

当归补血口服液 150

第三节 气血双补类 151

八珍颗粒 151

归脾丸 151

十全大补丸 152

人参养荣丸 153

第四节 补阴类 154

六味地黄丸 154

左归丸 155

河车大造丸 156

知柏地黄丸 157

第五节 补阳类 159

桂附地黄丸 159

右归丸 160

青蛾丸 160

第六节 阴阳并补类 161

龟鹿二仙膏 162

第七节 气阴双补 162

生脉饮 162

人参固本丸 163

消渴丸 164

第十七章 固涩中成药 168

第一节 固表止汗类 168

玉屏风口服液 168

第二节 涩精、止遗类 169

金锁固精丸 169

缩泉丸 170

第三节 涩肠止泻类 170

四神丸 171

固本益肠片 171

固肠止泻丸 172

第十八章 安神中成药 174

第一节 重镇安神类 174

朱砂安神丸 175

第二节 养心安神类 175

天王补心丸 175

柏子养心丸 176

枣仁安神胶囊 177

第三节 解郁安神类 178

解郁安神颗颗粒 178

第十九章 活血类中成药 180

第一节 活血化瘀类 180

复方丹参片 181

丹七片 181

血塞通颗粒 182

消栓通络胶囊 183

逐瘀通脉胶囊 183

第二节 活血行气类 184

血府逐瘀口服液 184

九气拈痛丸 185

第三节 益气活血类 185

麝香保心丸 185

消栓颗粒 186

第四节 益气养阴活血类 186

稳心颗粒 187

参松养心胶囊 187

第五节 化瘀宽胸类 188

冠心苏合丸 188

第六节 脉类 189

通心络胶囊 189

第二十章 理气中成药 195

第一节 理气疏肝中成药 195

四逆散 196

左金丸 196

气滞胃痛颗粒 197

柴胡舒肝丸 197

胃苏颗粒 198

护肝片 199

第二节 理气和中中成药 200

木香顺气丸 200

越鞠丸 200

三九胃泰颗粒 201

第二十一章 止血中成药 203

槐角丸 203

脏连丸 204

止血定痛片 205

第二十二章 消食中成药 207

第一节 消食导滞类 207

保和丸 207

枳实导滞丸 208

第二节 健脾消食类 209

健脾丸 209

开胃健脾丸 210

第二十三章 治风中成药 212

第一节 疏散外风类 212

川芎茶调丸 213

芎菊上清丸 213

正天丸 214

通天口服液 215

独活寄生合剂 216

第二节 平息内风类 218

天麻钩藤颗粒 218

清脑降压片 218

脑立清丸 219

第三节 养血祛风类 221

养血清脑丸 221

第二十四章 祛湿中成药 223

第一节 散寒除湿类 223

风湿骨痛胶囊 223

第二节 清热祛湿类 224

正合剂 224

三金片 225

癃闭舒胶囊 225

消炎利胆片 226

香连化滞丸 227

第三节 消肿利湿类 227

五苓散 227

第四节 扶正祛湿类 228

萆薢分清丸 228

风湿液 229

普乐安胶囊 229

第二十五章 外科常用中成药 233

第一节 清热治疮剂 233

连翘败毒丸 233

牛黄醒消丸 234

当归苦参丸 235

生肌玉红膏 235

第二节 清解收敛剂 236

京万红软膏 236

地榆槐角丸 237

第三节 散结消肿剂 238

小金丸 238

乳癖消颗粒 238

第二十六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242

第一节 调经剂 242

大黄?虫丸 242

妇科调经片 243

七制香附丸 244

八珍益母胶囊 245

乌鸡白凤丸 246

少腹逐瘀丸 247

艾附暖宫丸 247

固经丸 248

更年安片 249

第二节 止带剂 249

千金止带丸 250

白带丸 250

妇科千金片 251

第三节 产后康复剂 252

生化丸 252

下乳涌泉散 253

第四节 活血消癥剂 254

桂枝茯苓丸 254

第二十七章 儿科常用中成药 258

第一节 解表剂 258

解肌宁嗽丸 258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259

第二节 清热剂 260

小儿咽扁颗粒 260

第三节 止泻剂 261

小儿泻速停颗粒 261

止泻灵颗粒 262

第四节 消导剂 263

小儿消食片 263

健脾消食丸 264

第五节 止咳平喘剂 265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265

清宣止咳颗粒 266

鹭鸶咯丸 267

第六节 补虚剂 268

龙牡壮骨颗粒 268

第七节 镇惊息风剂 269

琥珀抱龙丸 269

牛黄抱龙丸 270

第二十八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 275

第一节 清热剂 275

明目蒺藜丸 275

八宝眼药 276

第二节 扶正剂 278

明目地黄丸 278

石斛夜光丸 279

第二十九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282

第一节 治耳病剂 282

一、清肝利耳剂 282

耳聋丸 283

二、滋肾聪耳剂 283

耳聋左慈丸 284

第二节 治鼻病剂 284

一、清宣通窍剂 285

千柏鼻炎片 285

二、清化通窍剂 286

藿胆丸 286

三、散风通窍剂 287

辛芩颗粒 287

第三节 治咽喉病剂 288

一、清解利咽剂 288

冰硼散 289

二、滋润利咽剂 289

玄麦甘桔含片 289

三、化腐利咽剂 290

锡类散 290

四、开音利咽剂 291

黄氏响声丸 291

第三十章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295

跌打丸 295

接骨七厘片 296

七厘散 296

第三十一章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299

消风止痒颗粒 299

消银颗粒 300

中成药药名首字拼音索引 302

中成药药名首字笔画索引 307